在我们的学习交流社群和抖音直播间中,常有家长问“《典范英语》的故事很精彩,课文要背诵吗?”
小典想说:背诵不是学习目的。我们反复强调要“理解为先”,千万不要走入“死记硬背”的误区。没有深度学习,孩子无法真正掌握知识!
1掌握知识,还是做“复读机”?“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讲过一个故事:
成就不亚于爱因斯坦的普朗克,在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便开始每天奔波于世界各地讲授他的量子力学理论。
由于每次都讲一样的内容,讲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司机已听得烂熟,就对普朗克说自己可以代替他上台演讲。
到了德国慕尼黑后,普朗克假装司机,而司机登台,果然对着一群物理学家和学生,洋洋洒洒地讲了一番,和普朗克讲得一样,内容非常完整。讲完后,有个教授举手提问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
司机听完只好笑着说:“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这样吧,我让我的司机回答一下……”
讲了这个故事后,查理·芒格说: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另一种是表演。在这个故事中,司机的确背熟了演讲稿,但他不过是鹦鹉学舌,做了普朗克的“复读机”,并没有真正掌握量子力学理论的知识。
他的这种以记忆为主,信息复制性和机械性较强的学习表现,是教育者所说的“表层学习”(SurfaceLearning,也叫浅层学习)。表层学习只是在大脑中形成短期记忆,没有理解知识的内涵、没有搭建起知识结构,在遇到问题时自然也就无法运用自如。
不幸的是,我们很多人停留在表层学习这个阶段。
要知道,“流畅背诵”不等于“会了”。表层学习往往会带来一种错觉,心理学上称之为“感觉假象”:流畅度会让人误以为自己掌握了核心。
表层学习的危害,可以借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总结——
所以,回到家长关心的“背诵”话题,我们始终不提倡“不加理解的死记硬背”。一则,这将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二则,会让孩子停留于表层学习,无法做到“知之为知之”和“学以致用”。
2学会由浅入深,更上一层楼对孩子的学习期待,并不该过分纠结于短期成绩,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