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逆行者
2月26日,我市又有5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其中一名儿童。医院医院医疗队在防疫最前线工作的第24天,3名儿科病例先后全部出院,医疗队也迎来凯旋,他们用行动诠释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医院医院医疗队医生范文轩说:“这名儿童症状较轻,并由其确诊病例的家长一同看护,相对来讲治疗和护理任务轻一些。但是孩子比较调皮,从配合度上不像成人,因此,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有耐心,更加谨慎。随着3名儿科病例已经全部出院,范文轩医生介绍,总体来说儿科病例没有重型病例,医护人员按照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对儿科病例进行了治疗,同时,在护理上,对一些单独住院的孩子,我们怕其有情绪波动,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给孩子买礼物,给他做喜欢吃的食物,护士们跟他聊天、跟他玩,让孩子情绪逐渐稳定,随后经过治疗检查顺利出院。虽然3个孩子都出院了,但是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还要时刻保持警惕,希望疫情能尽快过去,儿童病例不要再出现。抗疫日记
2月3日11:30接到市卫健委集合命令,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抽调15名医护人医院儿科医疗队,13:30院领导班子进行了誓师动员,下午16:30出发,17:10由副医院,医院沈军院长亲自带队迎接,安排好住宿后18:00准时开始培训防护服的穿脱流程。晚班医生和晚班护士,来不及吃饭就赶到病房接诊患儿,医院调拨了棉服、刷手衣及生活用品,第一时间发放到医疗队员手中。医疗队专家组翟嘉副主任和医疗组组长范文轩带领一组的李杰医生当夜收治天津市第一例儿科病人,他们接触孩子后,一方面安抚患儿情绪,以消除孩子看到一些“奇装异服”叔叔阿姨的恐惧,另一方面迅速熟练地为患儿查体。经过12小时夜班的努力,转天白天翟嘉主任再次带领第二组的孙超、刘峰二位医生准时来交接并进行了首次查房,确定第二组人员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系列后续的临床操作,包括桡动脉取血气分析、咽拭子培养、床旁心电图和安排进行胸部CT检查。医生和当班护士4人穿戴完整的防护装备一起进入隔离病房,孩子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恐惧感,看到我们十分高兴。尽管穿戴的防护较多会导致操作并不顺畅,但桡动脉穿刺仍然成功了。我们几位医生在病区内工作近三小时后出病区脱防护服后发现,浑身都是湿透的,手部的皮肤是皱皱的,可想那些四个小时一轮换的朱宝爱、王东雪、马坤、黄晶、刘洪雪、郭亚楠等护士是多么的辛苦。我们医生每12小时换一个班次,当钟表指向夜间20点的时候,第三组的刘杰、王天泉二位医生准时来交接,和第三组人马交代了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预祝他们的夜班有一个相对平稳的夜晚。入驻13天了,大家期盼了一夜的患儿复检结果出来是阴性,所有医疗队成员都格外兴奋。间隔大于24小时后如果患儿第二次复检核酸结果还是阴性,而且复查CT如果病变吸收,就符合出院标准了。今天我和刘峰决定给小病人送点礼物,随即我们俩商量给孩子买了一本作文范文集、作文本还有一部漫画《小王子》,希望他回到自己的家后能够好好学习并快乐成长。医院派人送来慰问蛋糕,因为驻守的第一组护士明天将会进行换岗,为了欢送她们圆满完成第一个2周的工作任务。第15天,我们下夜班,二队护士目前的工作还算顺利。医院的医护在能力上都挺过硬的,小朋友昨天第二次咽拭子初测单阳复测阴性,今天第三次咽拭子初测直接阴性,是个好现象。专家组要求明天白天一早第四次测咽拭子,这次孩子你可要争气,你已经住院15天了,血常规和CRP正常,第四次CT也较前好转了,真的要再接再厉,马上就要和家人团聚了。这两天小患者的情绪有些焦虑,说想吃饺子了,范队长和李杰向专家组反应孩子情绪问题和需求,新冠诊疗专家组又请来了儿童心理科的专家,今天给他安排了一个同在病区治疗的“临时妈妈”,连同“护士妈妈”一块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而且医院食堂已经答应特意为他做一顿猪肉大葱的饺子。孩子现在的情绪好多了,病区内病人的心理干预让我们觉得非常不错,和以往比较的确是亮点了。期望他们都早日康复出院。时间真快,转眼已经是第23天了,今天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最后一名儿科病人也要出院了,我们晚上就要回去了。
回想起,这些日子和他们几个小家伙相处的点点滴滴,不禁感叹。作为天童医人,我们无愧于医者仁心。我们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去救治、去抚慰、去帮助。我们在给予病患温暖同时,自己也接受到来自他们的温暖。一句“谢谢你大夫”,是赠与我们最大的奖励。
有一位患儿,我在和他聊天时,他告诉我,哥哥,你们医生太伟大了,我以后也要向你们一样,当一个医生。孩子的话,感动着我们,好啊,希望你今后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医者,治病救人。
医学儿女之担当是“毅”。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医者,此去欲何?”“战病疫,救苍生!”我们懂得,“逆行”就是为了让每一个病患安康。医无私,能者竭力,万民同心。请坚信,团结一心抗“疫”,必定“大获全胜”。供稿∣天津市医院医院医疗队、宣传科
点击链接,手把手教您操作
天津市医院智慧门诊——自助机篇
天津市医院智慧门诊——手机应用篇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