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巅疯 http://m.39.net/pf/a_4710692.html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小孩子身体抵抗力差,总是容易生病,对于初为人父母的新爸新妈来说,看到孩子生病,一方面是感到心疼,另一方面则是担心自己处理不当。
面对儿童常见病,家长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什么情况下需要带孩子看医生?
今天我们邀请儿科医生,给新爸新妈们详细讲解的儿童常见病及日常观察注意事项,细致全面,建议大家收藏备用哦!
儿童常见病有哪些?
01.呼吸道
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说家长们都非常的熟悉了,它分为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喉炎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中耳炎也与呼吸系统感染有关,它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并发症。
此外还有支气管炎、肺炎,这些都是家长特别担心疾病。这里我们提醒家长,不要一见孩子发烧就当肺炎来治,滥用药物,而是应该遵照医生的嘱咐给孩子合理用药。
02.消化道
儿童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也是非常高的,比如腹泻病、急性肠胃炎、便秘等。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是腹泻,像轮状病毒感染就表现为又吐又拉,有时还会伴随发烧,这类疾病的管理关键在于补液。
03.泌尿道
泌尿道的感染也值得家长重视,对于没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的发热的孩子,我们也要考虑是否存在泌尿道的感染因素,通过尿常规能做一个大致的鉴别判断,医生建议的尿路B超也是有必要去做的。
04.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主要与营养状况有关。现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也比较重视营养的补充,如果家族中没有地中海贫血的情况,一般儿童严重贫血的发生率是比较低的。
通常在孩子6个月或9个月时会有一次血常规检查,一旦发现血液方面的问题,家长一定要进行及早的干预,比如喂孩子吃高铁营养米粉等。
血液系统还有一个常见问题,就是粒细胞减少症,尤其在孩子受到病毒感染后,更容易检查出这种情况。
05.过敏性疾病
随着生活质量、经济条件的提高,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它包括消化道的过敏(如食物过敏)、皮肤过敏(如荨麻疹、湿疹),还有呼吸道的过敏(如哮喘、鼻炎)。
其中一个常见误区:湿疹不完全是皮肤过敏,更多的是皮肤的屏障功能障碍,与食物因素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的强,不要一发现孩子湿疹,就一味限制他进食,反而容易影响其营养摄入。
医院儿科医生提醒,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尤其上学后来到这种人多的地方,发生交叉传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容易导致孩子反复生病。家长除了要做好清洁卫生等疾病预防措施,孩子一旦生病,也应尽早让其接受专业妥当的治疗。
家长该如何观察孩子是否生病?
通常来说,孩子生病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烦躁不安、哭闹、脾气不好等;还可能有一些意识障碍,比如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等,一旦发现这些情况,家长一定要带其就医。此外家长还要观察孩子有无脱水,呼吸状态以及循环状态。
※嗜睡
嗜睡是儿童早期意识障碍的一个表现,平时不怎么睡觉的,今天却在床上睡着,那么家长就要意识到可能存在问题了。此时可以拍拍孩子,将他弄醒,然后询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要不要吃东西、喝水等等,看看孩子能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正常对答。
※意识模糊
意识模糊就比较麻烦了,它的程度要比嗜睡深,比如孩子反应淡漠,喊他时他看着您却不想说话,活动明显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甚至当孩子出现错觉、幻觉、胡言乱语时,家长就要引起十分的警惕,马上带其就医。
※昏睡、昏迷
孩子怎么叫都弄不醒,这种不用说都知道是非常危险的了,一定要马上送院。
※脱水
任何情况下,只要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往往都会伴随脱水的情况,而不只是只有拉肚子才会脱水,比方说孩子严重肺炎会脱水、严重的感染会脱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感染严重了,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吃、喝东西了,不愿意摄入液体就会面临脱水。
观察脱水,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体重、体液(包括口水、眼泪等)、皮肤弹性(如捏一下手皮肤可以复原)、精神面貌等进行判断。如果孩子皮肤表现有皱褶、松弛,那么往往就是重度脱水了,一定要加以重视。
※循环状态
由于在家里给幼儿测量血压、听心率、感受体温等都是比较难把握精确的,所以家长对于孩子循环状态的判断也比较困难。而比较可行、可靠的,是判断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家长可以按压孩子的手部或胸部、关节的皮肤,五秒钟以后再松开,然后观察这个按压部位的皮肤颜色、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一般是小于两秒钟,如果超过两秒钟,那么可能意味着孩子循环不好,甚至是休克。
不过有时候环境特别冷,比如冬天在户外,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循环,此时这种恢复时间就会比较慢一些。
※呼吸状态
如果体温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孩子,在很安静的状态下,表现为呼吸增快,那么要小心肺炎,也可提示气喘发作,需要立即带孩子就医。
“呼吸费力”也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