鐧界櫆椋庢湁鏁堟不鐤?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1/5892299.html
从医院床位多张,医务人员不足人,全年业务收入2万元,在定西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排名中排在倒数5位,到5年时间完美“逆袭”,超额完成既定目标,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全部翻番。医院走过了怎样的路?又有怎样为人称道的探索与创新?
记者丨张园园
通讯员
汪仁凤
医院的境况,甘肃省医院院长姜伯俊的思绪再次飘回到6年前。
医院院长姜伯俊
尽管已经做足了心理建设,但年底上任的姜伯医院的惨淡景象:当时,医院只有多张床位,医务人员不足人,全年业务收入2万元,在定西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排名中排在倒数5位。
所谓知耻而后勇。姜伯俊坦言,医院在业务能力、服务功能、集聚能力、中医特色等方面发展势头欠佳,那么,医院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床位达到张,医务人员增至人,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全部翻番,医院,打造2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市级重点专科,同时在管理、服务、效益、业务能力上得到明显提升。
“这在当时看来,仿佛天方夜谭。而我们用5年时间,全部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彻底打了一个‘翻身仗’。”姜伯俊表示,年,虽医院工作造成了严重冲击,门诊、住院和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均有下降,但医院快速恢复医疗秩序,全年接诊门诊患者近12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1万人次,业务总收入达万元。
医院全景图
01定调:大康复、小专科、突特色在姜伯俊看来,宏大的目标之下,医院要走什么样的路子就显得尤为关键。很快,医院十三五开局定下发展基调:大康复、小专科、突特色。谈到这样定调的初衷,姜伯俊打开了话匣子。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逐渐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医院发展肯定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此外,他分析当地的疾病谱发现,西北地区颈肩腰腿疼、脑梗塞、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居多,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慢性病康复成为百姓需求的重点方向,而当地在这些地方是短板和弱项。“在这样的形势下,医院铺开大康复的路子很有必要,更有市场。”姜伯俊提到,以传统康复为主,医院目前有4个针灸推拿科,同时,医院倾力打造了现代康复科。中医院底子薄弱、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局势下,如何顺利突围,实现弯道超车是姜伯俊一直在思考问题。“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很快,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姜伯俊表示,基于此,中医院大力发展其他医疗机构不予重视的薄弱科室,重点扶持中医特色专科。比如,医院对肛肠科重视程度低,该院发力中医肛肠科,促进医院签订肛肠专科联盟。此外,原有省级基层重点专科康复科、儿科能力得到了夯实发展,特色突出、疗效确切,已申报国家级重点专病专科;骨伤科顺利通过省级基层重点专科评定验收;口腔科、眼科、肛肠科、糖尿病科、医学美容科创新开展中医药技术,确定为院内特色专科。医务人员为患者看诊专科发展极大促进了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这让姜伯俊更有底气。医院在64项常见中医适宜技术全面开展的基础上,针灸科、推拿科、治未病科、风湿骨病科新开展靳三针技术、三通法技术、醒脑开窍术、温针灸、熏蒸、药浴、无烟艾灸等新技术用于患者理疗;骨伤科采用小针刀治疗颈腰肩腿疼;医学美容科采用中药面膜美容、针灸、穴位埋线减肥;眼科干眼病采用中药熏蒸疗法;儿科则运用小儿推拿、捏脊、穴位贴等中医技术诊疗。据了解,医院所有临床科室都有中医综合治疗室,所有住院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参与率达到99%以上;中医特色科室年门诊、住院人次占总门诊、住院人次的40%左右,中医综合治疗室业务收入约占全院总收入的50%。年,医院各临床科室按照诊疗病种排序,确定了3个病种进行疗效分析和评估,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诊疗的效果。目前已有35个病种通过评估,确定为优势病种并在全院积极推广。与此同时,近年来,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诊疗与慢病管理、养老融合发展。“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管理。”姜伯俊表示,各科室充分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养生保健和健康管理,将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逐步推行患者院前管理和院后康复,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02支撑:破解稳留人才困局“专科发展的强力支撑是优秀人才。”姜伯俊坦言,医院普遍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的困局。但实际上,医院注重引才,但用才和管才上往往比较欠缺,更忽视了关键人才引进和保障人才后续发展相关制度的健全。“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医院贯彻的不二法则,其中最核心和关键的是以情动人。”姜伯俊表示,医院管理者应该设身处地站在职工的立场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姜伯俊直言,“年轻人需要平台、机遇和成长,管理者千万不能站在一个狭隘的角度,怕他们‘翅膀’硬了飞走了,而在培养上设置一些条条框框。”医院在培养人才上颇下了一番功夫。医院规定,新聘用的人员三年之内必医院培训半年,每三年进行轮训。“把这些人送出去接受培训,也会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让他们带着目标、任务去,最后带着成果回来。”此外,医院建设人才培养咨询机制,院长每季度跟引进人才召开一次座谈会,了解他们的优势、不足及实际需求,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每一个人的特色和优势。医院一系列稳留人才的措施效果凸显,姜伯俊表示,医院近年来引进一百二十余人,流失的只有四五人。除了把人才送出去,千方医院走出的重要一步。医院利用人才引进、返聘、分配、调入、人事代理、临时聘用等方式和政策吸纳人才,聚为己用,去年返聘退休专家1人,人事代理27人,临时聘用19人,人力资源战略显效明显。姜伯俊表示,医院作为北京医院、医院的对口帮扶单位,在人员培训、专家坐诊、业务指导等方面获益颇多。“医院专家在我院挂职业务副院长、医务部副主任、科教科副主任,福州专家挂职外科副主任、肺病脾胃病科副主任。我们有先决的良好政策机遇优势,借助优秀学科带头人引领,助力科室实现跨越发展。”医务人员为患者看诊定西市中医专家少、群众看病难如何解?这就不得不提定西市卫生健康委医院医院为联盟单位,以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和名中医工作室为统揽的定西市“中医人才联盟”。“中医人才联盟”由医院牵头,组织全市省、市级名中医组成“人才共享超市”,根据联盟单位需求,有组织地开展医师巡诊坐诊工作,有效破解了全市中医优质人才短缺的问题,此举旨在形成‘组成联盟、互联互动、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中医人才发展格局。此外,医院,甘医院、医院等8家医院的联盟单位。先后与兰大一院、甘医院、医院等签订老年医学专科联盟、针灸专科联盟、糖尿病科专科联盟、眼科专科联盟……“通过建成区域性专科联盟,借鉴先进技术带动专科发展,医院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改革总是伴着阵痛。”姜伯俊坦言,他上任不久,全院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科主任定目标并进行考核。姜伯俊笑称,他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铁腕”角色,严格依据制度和规范行事,充分调动各岗位职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际上,姜伯俊分析,医院而言,转变职工的思维观念,凝聚人心,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是最大的难点。“过惯了没有任何波澜的日子,突然的加码加压让他们措手不及。刚开始,不理解和抱怨的声音不绝于耳。”面对重重阻力,姜伯俊并未退却,一方面,他展开经常式说服教育,跟员工谈心,将不同想法充分交流和碰撞;另一方面,在管理制度上不断完善,与职工需求相衔接。姜伯俊印象非常深刻,医院的时候,有新建科室职工工作非常懒散,当时科室只有3个人,科医院,下午基本找不到人影,科室业务也非常惨淡。在岗位竞聘时,很多人不看好这位科主任,但姜伯俊力排众议,顶着压力给予其充分信任,经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他的个人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科室获得大发展,如今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去年该科创收达到余万元。人无压力轻飘飘,姜伯俊还记得,在自己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他曾痛心疾首地说,中医院医生收入水平在全市是最低的,这让大家在同学、朋友的聚会上也抬不起头来。5年倏忽而至,姜伯俊庆幸,这一局面得以彻底扭转。03探索:“宾馆式服务”显成效让姜伯俊自豪的是,不久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满意度调查平台数据中显示,医院以99.37%的综合满意度,高出全国平均满意度12.37%个点,综合满医院,医院倡导的全新服务理念——“宾馆式服务”。何谓“宾馆式服务”?姜伯俊解释,医院之后,就像在家一样舒适,享受优质服务。比如,门诊就诊过程中,65岁以上老人由专人全程陪同;针对孕产妇,医院推出营养餐、催乳等项目点单服务;医院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热水、中药养生茶、应急电话、轮椅、纸、笔、雨伞,各病区候诊椅配置坐垫等便民设施;门诊导诊台为患者提供免费量血压、测体温、引导挂号等服务;陪护人员免费提供陪护床……“小到各病区护士站设有针线包、指甲钳、止血贴等便民服务包,满足患者的一切需求。总之,医院患者及家属再没有后顾之忧。”姜伯俊直言,百医院服务的目标和方向。在医院普遍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满足“事无巨细”的优质服务要求,医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姜伯俊介绍,医院调动起行政职能科室的人员作为志愿者,建成社工服务部,所有人员定期下基层,轮流到各病区展开服务。“一定程度上把闲置人员充分利用起来,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同时把优质服务真正带给所有入院患者。”医务人医院服务水平,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医院先后投入使用14台自助服务机,为就诊者提供自助预约、取号、挂号、发放病历、充值、缴费、化验单打印等服务,减少患者排队缴费次数,缩短排队等候时间,“一卡支付”目标已然实现。姜伯俊提到,医院针对传统就诊模式中存在挂号排队长、候诊排队长、缴费排队长的“三长”局面,全面启动“医院”建设,将医院“搬”上手机,在现场预约、网站预约、电话预约基础上,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