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干部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说到医生的手写病历,
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这样的?
或者“后现代绘画”派
还有“西夏文字”派
字迹潦草犹如天书的病历
大家应该见到不少了。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
我们余杭老一辈的医务工作者的手写病例,
并不是这!样!的!
现在,医院开始使用电子病历,电子病历隐隐已经替代了传统的手写病历,但也有很多医生并没有抛弃手写病历,依旧保留着手写病历的习惯。
用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话讲,写病历不仅考验一名医生的病历规范性,还讲究文字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病例写工整是相互尊重,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
我们搜寻了一些老病历,医院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有些见证了简单真挚的医患情。
1
50多年前的老病历,
见证了余杭区一院发展的沧桑。
医院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份病历来自年,共二十余页,纸张有些绵软,也略微泛黄,右侧卷起,但没有明显破损。医院发展的沧桑。
患者是海宁许村人,急腹症,腹腔内大出血,外科医生赵永千(主刀)、徐心田、邹启章为患者施行剖腹探查术。医院还没有病理科,病理切片报告是浙医二院出具的。
手术中发现是肝癌脓肿破溃,切除了直径约4厘米的部分肝脏。历时13天,患者康复出院。病历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破裂伴腹腔内大出血、结节性肝硬化、肝脏部分切除术。
一张张化验单整整齐齐地黏在病案中,每一个指标都是手工填写,麻醉记录也画得工工整整,今天看来依然清晰。
2
病历书写水平是一名医生的基本功
“评价一名医生的水平,首先就看他书写的病历和字迹。”这是当年余平香在学校读医时老师对她说的一句话。工作十余年来,区三院内分泌科医生余平香始终不曾忘记,她说病历书写就是对医生的第一印象,是一名医生的基本功。
回忆道,当时她在温医院儿科实习,那时的她还不会写病历,带教老师教她如何写病历后让她自己开始写,第一遍写好了,老师看完叫她重新写过,第二遍写好了,老师说依然重写……直到第五遍,老师才说可以了。
余平香手写病例
区五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夏露露在手写病历方面,得到了两个公认:字迹最工整,思路最清晰。医务科科长对她书写的病历用了两个字来形容:范本。
夏露露手写病例
年10月份,夏露露来到五院,在内科病房轮转时,内科主任对每一位低年资医生的病历书写要求相当严格,不允许修改,字迹要清晰,基本要素要齐全,一旦上级医生审核不通过,就要重新写过。回忆起那段“爬格子”的日子,夏露露一点儿都不觉得苦,她认为,一位医生的成长和写病历是密不可分的。诊疗的思路,知识点的积累,都在这些病历里头。
区二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沈银华,执业36年的他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了。回想起八十年代,还是手写病历的时候,他很是感慨。那时,科室里会随机进行检查,偶尔还会进行比赛,写得好的会挂出来,供大家学习;写得不好的,就会拿出来进行讨论。有了比较,大家就更加重视病历质量了。
区妇幼保健院外科主任张英豪,年参加工作,写了二十多年的手写病历,说起与手写病历的故事,让他勾起满满的回忆。
他说,以前的病历都是正反两面写得,所以医生都会书写的很认真,生怕写错了要重头再来。每个医生口袋里还都备有一样“小神器”——一把手术小刀,在病历书写过程中,万一有一两个字写错,就会用小刀将错字刮去,为了不露出刮的痕迹,医生们还练就了一手刮的好手艺,私下里年轻医生们还会比拼一下,看看谁刮的更“武艺超群”。后来,由于国家病历书写规范规定不能通过刮、粘等方式修改病历,所以,这把“神奇小刀”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3
每一份病历见证的医患情
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阮华在参加工作的第六年,阮华作为一名高年资住院医师,主刀给病历中的患者做了普通的阑尾切除术,此后病人便一直记着他。7年后的某一天,阮华在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突然有人热情的跟他打招呼,攀谈中,他才想起这是自己曾经手术过的患者。“作为医生,我们诊疗过的患者不计其数,所以常常会在大街上或某种公众场所,有人喊你‘阮医师’,此时做医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阮华手写病历
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卫骆云,行医36年,救治了无数生命,病历中的患者是卫骆云主刀的第一例胃癌根治术者。当时患者59岁,医院检查,结果诊断为胃癌。当时卫骆云刚从医院进修学习结束,因为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他为患者施行了手术,手术顺利。
术后第五年,卫骆云前往患者家中随访,当时患者已上地干农活。如今患者已83岁高龄,依然生活自理。
卫骆云手写病例
4
电子病历时代,
高质量病历仍将贯穿高质量诊治始终。
区一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章慧慧说,电子病历时代的高效率不一定带来高质量,“模版化”的电子病历可能存在“复制粘贴、错别字”等低级错误,也会因为没有像老前辈一样字斟句酌地手写,而可能缺少对病患个体化的分析与思考。
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程琳说,在就算是电子病历时代,也需要实事求是、反复推敲,用最准确的医学语言去表述,这样才能提升病历书写的能力、锻炼临床思维、提高诊疗水平。
向老一辈医者致敬!
现在的病历大多是电子病历
如今还能保持如此工整字迹的手写病历
不是每一个医生都能做到的
为这些还在坚持手写病例的医生点ZA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