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北京时间4月11日深夜,与正在新奥尔良召开的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年会口头报告同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CheckMate研究结果。
NEJM论文作者、法国NicolasGirard教授报告研究结果(Photocredit:XiuningLe,MDAndersonCancerCenter)
CheckMate是一项开放标签的3期临床试验,入组ⅠB~ⅢA期可切除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比较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铂类化疗和单纯铂类化疗进行新辅助治疗。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显著延长无事件生存期(EFS,31.6个月vs.20.8个月;HR,0.63),并提高病理学完全缓解率(pCR,24%vs.2.2%)。联合治疗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未降低手术可行性。
这是全球首个获得EFS和pCR阳性结果的免疫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3期临床试验。NEJM同期配发的评论认为新辅助治疗的广泛实施可能预示着肺癌治疗迈入新时代。《NEJM医学前沿》日前就该研究的意义、实施、中国数据和对后续研究的启示等采访了CheckMate中国区协调员、中国区PI、全球研究指导委员会成员,医院胸外科王长利教授。
我们在此发布王长利教授专访视频、NEJM评论全文和论文摘要。
NEJM医学前沿:作为全球首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NSCLC的3期临床试验,CheckMate有哪些重要意义?
王长利教授:对于局部晚期的肺癌患者,过去仅仅依赖手术治疗,或者辅以术后辅助化疗或少数术前辅助化疗,但这些治疗方式均不能让患者的生存情况得到显著提升。CheckMate研究采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式进行新辅助治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其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提升了近22%,这是我们以前从未看到过的良好数据。它最关键的意义在于达到了研究终点,试验的结果足以改写现有的临床实践以及指南规范。
图1.病理学完全缓解率
图2.无事件生存期
NEJM医学前沿:在本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nivo+chemo)的不良事件不仅没有比单纯chemo差,甚至在数值上稍好,为什么?
王长利教授:这个现象在临床上确实存在。患者进行化疗后,尤其是2个周期以后,不良反应会表现得较为明显,比如恶心、呕吐、乏力等。此外化疗药物还具有骨髓抑制方面的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这在常规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三代化疗药物的应用中普遍存在。但在临床试验中我们观察到,nivo+chemo组中,患者不良反应相比单纯化疗组更为轻微,止吐药和升白药的用量也相对比较少。
在另一项由我牵头的RATIONALE研究中观察到了类似情况,即免疫联合化疗毒性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患者的耐受性也更好。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遗憾的是,其中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我们也希望学界更多的同道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和研究这一现象。
表1.不良事件
NEJM医学前沿:在亚组分析中,亚洲患者(HR,0.45)无事件生存(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的风险比要比北美(HR,0.78)和欧洲(HR,0.80)小很多,是因为亚洲患者的肺癌在PD-L1表达或组织学方面有什么独特的特点吗?还是化疗或手术等有差异?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王长利教授:第一,跟外科相关的研究,外科手术的质量至关重要。以EVAN研究为例,这项研究旨在比较靶向治疗药物厄洛替尼和顺铂用于ⅢA期NSCLC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最终厄洛替尼组五年OS率高达84.8%。当时我们入组了多例患者,整个过程耗时很长,因为要求手术一定达到完全性切除的标准,至少清扫6组淋巴结,且清扫的最高组淋巴结必须为阴性、并且没有结外侵犯,正是基于这样严格的把控,我们才能收获这么好的结果。所以在CheckMate的中国区研究中,我与所有外科专家反复讨论,请大家严格把控手术质量。如果手术进行得不彻底,一定会影响最后的治疗效果。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中国区NSCLC患者的一些免疫相关的指标可能跟欧美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如PD-L1的表达。此外驱动基因突变的情况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