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何护理才能少生病,儿科医生不外传的

时间:2022/2/21 13:00:42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当你有一个孩子以后,尤其是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父母是如何失去理智,整夜不休息的痛苦。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问题。   孩子生病以后,大多数家长都会有2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个是小病没什么,一个是我孩子是不是很严重啊。其实妈妈们要学会冷静,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以正常的规律在发育的。    

1、不要自己给孩子开药方

  孩子生病以后,很多家长会按照自己的经验给孩子开药;或者找出上次生病的药,继续吃。先不说药过不过期的问题,即使都是感冒,也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如果孩子是流感,用普通感冒的药是不起作用的,还会耽误病情。所以孩子生病,最好是咨询医生,让医生开处方。   

2、好习惯,提升免疫力

  为了确保孩子健康生长,一些好的生活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通过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新手妈妈可以做好下面几点。   母乳喂养坚持最少半年   孩子休息的环境最好在25度左右,湿度在50%最佳。   每天带孩子做最少半小时的室外活动   每天做到早睡早起 

3、耐心

  有些病只是孩子自身免疫力不好引起,不需要吃药,随着孩子长大慢慢就会好的。比如:食物过敏、内八字腿,口齿不清等。   

4、疫苗接种

  最近国际上有一个反疫苗运动,让很多家长困惑。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过去的几十年内,骨髓灰质炎、破伤风、白喉已经夺去了很多孩子的生命。没有一个医生会不同意宝宝接种疫苗的,所以要及时接种。 

5、一些疾病的特征

  即使我们在细心的照护,孩子还是会生病的,这是孩子免疫系统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但是我们家长应该熟悉一些常见疾病的特征。   肺炎:宝宝会有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焦虑、发烧、肤色异常等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宝宝会有食欲不振、身体疲惫、呕吐、腹泻、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支气管炎:宝宝会有呼吸困难,发烧、咳嗽、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头疼、盗汗、肤色异常等症状。

  另外妈妈应该了解一下宝宝的肢体语言,婴儿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一些动作会显示孩子的需求。例如宝宝饿的时候会攥紧拳头,吃饱了会张开手掌。

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行业传真丨《合肥市家政服务市场数据报告》:消费升级多元化家政服务期待高招聘求职

今日重点家政招聘信息!新闻速递丨合肥市家政服务公共平台上线皖事通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1293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