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传/六/十/年奋/进/新/甲/子
扬大附院60华诞科室巡礼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儿科
医院儿科成立于年,是扬州市最早开展儿童医学诊疗的科室。美国儿科协会中国教育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苏省儿童危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实习基地、扬州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组长单位、扬州市儿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科室人员合影(部分)
发展大事记
■年,何天禄从上海来到扬州,开创扬州的儿科事业。
■年,儿科从综合内科划出,单独建科,周大博和王宪立任负责人。
■年,周大博任小儿科主任、王宪立任小儿科副主任。
■年,在全市率先成立新生儿病房,魏秀珍负责新生儿病房工作。
■年,王宪立任儿科主任,王若兰任儿科副主任。
▲儿科四代科主任
■年,张融任儿科副主任,高景桃、吴明赴任病区负责人。
■年,成立新生儿科,有独立的病区。
■年,张融任儿科主任。
▲年儿童医学中心
■年,开展了扬州市首例小儿纤支镜检查。
■年,开设儿童脱敏治疗中心。
■年,被授予美国儿科协会中国教育基地。
▲美国儿科协会中国教育基地授牌
■年,吴明赴任儿科主任。
■年,评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
▲PICU
■年,成立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目前,儿科拥有新生儿病区(包括NICU)、儿童重症监护病区(PICU)5个病区、3个儿童内科(包含呼吸、内分泌、神经、血液等慢病专业)。开放床位数张,年门急诊量达40万人次,年出院人数达余人次。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人,其中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17人;博士5人、硕士24人;硕士生导师3人。美国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国教育基地讲师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系统道德建设标兵1人。
科医院儿科的一般技术项目,医院的重点专科技术项目。常规开展新生儿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小儿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检查,迅速有效地处理休克、重度脱水、心衰、呼吸衰竭、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癫痫持续状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心律失常等各种疑难杂症和危重病例。
率先在扬州市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部分静脉营养治疗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使扬州市早产极低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最小者生还者只有克。机械通气抢救危重新生儿技术,处于扬州市先进水平。在扬州市率先应用周围血管同步换血的方法及经周围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PICC在省内居领先水平。年,率先在扬州市使用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医院医院的绿色通道,收治患儿覆盖周边地区。危重新生儿抢救成活率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
目前儿科发展重点是向专科化方面发展,除进一步发展新生儿专业、小儿呼吸(含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呼吸机、肺功能、纤支镜、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内分泌(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外,将加强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方面进行专科化建设。
开设专科特色门诊,包括小儿呼吸专科(含小儿哮喘)、内分泌(含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等)、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追踪和干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含癫痫)、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等。
新生儿专科
学科带头人:吴明赴、蒋丽军、王伏东
在新生儿常见疾病及疑难、危重疾病诊治方面形成了系统的诊疗规范,熟练采用光疗、双倍换血治疗技术成功救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
常规应用CPAP、常频与高频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抢救呼吸衰竭患儿。对新生儿重症感染、新生儿重症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及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危重症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果显著。
成熟开展非营养性吸吮、微量喂养及全静脉营养,提高了危重早产儿成活率。与儿外科合作参与围手术期管理,提高了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生存质量。
开展了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脐静脉置管术、同步换血治疗技术、床边头颅超声、心脏超声、床边aEEG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微创应用、无创通气、常频通气、高频通气、NO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亚低温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重新生儿转运、早产高危新生儿随访。
▲24小时不间断危重新生儿转运,
医院及广大患儿提供了巨大便利
▲经周围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
PICU
学科带头人:陈晓、张利兵
PICU成立于年9月,危重、疑难患儿收治逐步增多,提高了儿科的救治水平,在扬州市已有一定的影响。率先在扬州市开展了有创血压监测、上腔静脉压监测,开展了PICC、无创通气、常频与高频机械通气、潮气量俯卧位通气、床边纤支镜、重症病人心功能监测、与儿外科合作,参与新生儿围手术期的管理、小儿肠道外科疾病的内镜治疗。
▲为6个月大的肝移植宝宝实施俯卧位通气
儿童呼吸
学科带头人:房伶、陈晓、吕翔、张利兵
在本地区率先引进喘息性疾病吸入疗法,首家建成儿童雾化吸入治疗中心。苏中地区第一家常规开展儿童过敏原检测和儿童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医院。早在年即开展扬州市第一例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开展了儿童雾化吸入中心、哮喘的规范化诊治和随访管理、儿童标准化免疫脱敏治疗、呼出气NO检测、儿童肺功能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术气管内异物取出术、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新生儿纤维支气管镜技术。
儿童呼吸专科具备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全面诊疗技术能力,专科特色优势明显,医院儿科处于领先地位。年成立了儿童纤支镜协作组,现已独立常规开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术等。年成立儿童肺功能室,常规开展小儿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
小儿神经
学科带头人:刘俊举、李清峰
开设神经专科门诊,神经系统疾病集中收治。常规开展视频脑电图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神经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头颅多普勒、头颅CT、MR等检查。
小儿内分泌
学科带头人:王琼瑾、杨勇
常规开展性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对性早熟、矮小症诊断并进行干预性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开展动态血糖测定及胰岛素泵等新技术。病房并收治血液、肾脏及免疫等慢性疾病。
开设了内分泌门诊,性早熟、矮小症、甲低等随访治疗。年起,对儿童性早熟、矮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尿崩症、糖尿病等即进行系统诊断、治疗和长期随访,成功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规开展外周性性早熟的中药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GnRH的治疗、大骨龄青春期矮小的治疗及Turner综合征患者进行全面治疗与随访。
小儿消化
学科带头人:郁春
小儿消化在扬州市率先开展小儿胃镜的检查,并设有小儿消化专科门诊。
科室发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论文余篇(2篇被SCI收录)。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市卫计委新技术引进奖2项。目前参加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基于新生儿同质化数据库进行新生儿疾病的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扬州市科委课题立项2项;开展江苏省妇幼保健科研立项课题1项。
近几年儿科对外交流活动不断增加,自9年起每年接待加拿大EMAS儿科学术巡访团的学术互动交流;年以色列儿科专家Dolphin来华,对我科进行为期5天的学术交流;年德国护理专家来新生儿科访问交流。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目前,科室承担扬州大学儿科学方向、临床、药学专业儿科教学、徐州医科大学驻点班儿科教学,是大连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带教、培养、实习基地。参加省级比赛多次获奖。
每年承办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科成为第二批扬州市孵化中心(首个儿科孵化中心),定期外派专家对口支援医联体、孵化中心专科建设。为基层儿科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代表人物
何天禄
主任医师
扬州儿科事业创始人,医院儿科主任。江苏省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在几十年的儿科实践中,他认真钻研业务,对医术精益求精,积极贯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针,早在50年代,他就应用中药“白虎”汤治疗58例小儿乙型脑炎,取得明显的疗效,曾受到省卫生厅的表彰。他还开展“小儿侧脑穿刺”“小脑延髓池及经皮肝穿刺”等技术,并积极开展推广儿科液体疗法,使以瞍泻为主的一些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治愈率显著提高。70年代他用“死卡介苗”接种的方法来医治小儿哮喘病,获得满意的疗效,并得到迅速推广应用。
周大博
主任医师
医院儿科主任。江苏省高级专家。原扬州市政协委员、扬州医学会理事、儿科学组组长、扬州科学技术协会理事、扬州市卫生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扬州市卫生技术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扬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扬州市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组长、扬州家庭教育委员会。
周大博同志从事儿科专业近50年,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解决儿科危重和疑难病症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多次参加全国大型学术交流会议,先后发表了《死卡介苗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获扬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病毒性心肌炎)、《小儿风湿痛)、《小儿哮喘治疗进展)、《难治性肾病》等论文,曾参加《江苏省中等卫校教材—儿科学及护理》、《江苏征兵手册》等书的编撰工作。
张融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原医院儿科主任,现医院儿科首席督导。扬州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专业组顾问、医院医院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分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及顾问、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医学会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江苏省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组成员。获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从事儿科临床一线工作36年,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功底深厚,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医学英语文献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一贯致力于将医学理论、医学进展与人文观念融合于儿科临床实践。对儿童健康保健、小儿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处理方法,尤其擅长处理各种疑难复杂病例。在临床专业方面对感染、免疫性疾病(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小儿肾脏和血液疾病以及小儿神经系统和发育行为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主持过多项临床科研课题,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综述、译文等30余篇(SCI收录2篇),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参编《儿科住院医师》8版(副主编)、《儿科治疗指南》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十二五”(5+3)教材《儿科学》,(第八版)。
吴明赴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医院儿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妇儿党支部书记。中国新生儿医师协会新生儿神经专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学组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小儿应急救援学组委员、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疾病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医院医院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小儿呼吸学组委员、扬州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扬州市医学会围产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及扬州市儿科专家库成员。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6年,具有扎实儿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诊治儿科各种疾病,擅长于儿童危重症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儿科专著2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4项。曾获扬州市青年科技人才、江苏省及扬州市医德医风标兵、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扬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END—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字
张融、吴明赴
编辑
仇上斌、朱婷
专业审稿
吴明赴
审核
仇上斌
素材来源
儿科、
《医院院志(~)》
你在看吗?戳一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