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的儿科医生妈妈
可以快速查看超过篇原创育儿科普文章
小宝贝们喜欢用嘴巴来探索这个世界,时不时会有家长咨询宝宝误食某些物品的处理办法,因为误食的物品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同,现将误食误吞各种常见物品的家庭处理方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首先家长们要冷静下来,发现孩子误食误吞之后,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孩子哭闹,不仅拖延救护时间,还可能引起误吸等意外情况,一定要耐心安慰、仔细询问,以便积极对症处理。
在实施家庭急救之前,首先你要弄清楚孩子误食了什么,误食了多少,多久之前误食的。最好孩子能自己表达,如果孩子无法自己表达,你就必须仔细检查什么东西被动过并且数量有明显减少,再推算误食的大概时间。
另外在与急救中心联系时,要向医生告知孩子误食了什么,误食了多少,多久之前误食的。医院时,要带上剩余物品及其包装,如果确实不知道孩子误食了什么,但是孩子在家中有发生过呕吐的话,应将孩子医院,以便医生鉴定毒物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
误吞尖锐的物品,呕吐或者催吐可能会划伤食道和气管;
挥发性液体容易被吸入肺部,呕吐或者催吐极易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化学性肺炎;
杀虫剂和驱虫剂的毒性强,呕吐或者催吐极易发生窒息;
强酸、强碱、强腐蚀性液体不要催吐,否则会给消化道带来二次损伤;
昏迷或者抽搐时不能催吐,以防发生窒息。
总得来说需要催吐的情况不是很多,如果需要尝试催吐,务必尽早,误服一旦超过2-4小时,毒物大量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意义。
催吐前,一次喝的液体的量不要太多(孩子一次喝的液体量大约等于他的一顿奶量),因为摄入量多胃内压力增高反而促使毒物进入肠道;
喝的液体的温度最好接近体温,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促进毒物吸收;
量入而出,喝进去多少催吐出来多少;
呕吐物收集在(玻璃)杯/瓶中,医院,以便医生鉴定毒物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
延伸阅读儿科医生妈妈:小儿误食的家庭处理
儿科医生妈妈:这样做远离气道异物(视频更新)
儿科医生妈妈:给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安全急救课(含课件资料分享)--这样做远离气道异物
儿科医生妈妈:儿童噎食这样做能救命
儿科医生妈妈:溺水急救,别信谣传
儿科医生妈妈:卡鱼刺就这么办,N多人验证有效!
儿科医生妈妈:带娃游泳安全知多少
儿科医生妈妈:“烧烤模式”下如何防暑使用空调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网络科普都只医院以外的养护知识,医院就诊,在此提醒家长,如果无法自行处理或对宝宝的病情拿捏不准,请及时就医!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