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我院中医儿科门诊开诊啦

时间:2022/5/15 15:34:20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为更好地服务患儿,我院现设立中医儿科门诊,专注儿童常见疾病治疗(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迁延性腹泻、多汗、遗尿等)及儿童体质调理,除中药内服治疗外,另开设贴敷,埋针,点刺,药浴,推拿等小儿外治疗法,调理脏腑功能,强壮儿童体质,欢迎广大儿童前来就诊!

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半天

门诊地点:一楼儿科3号诊室

咨询

中医儿科,源远流长,早在年前,“小儿医”扁鹊就为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儿科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许多独特的认识特点和特色治疗方法。

1

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因此在该哲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儿科同样秉承“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注重时节、气候、地域特点及自身体质等因素,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通过辨证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些观点虽然都是在数千年前提出的,但是却与当今社会对“健康”的定义完全契合,要求到达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健康统一。中医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在治疗各系统疾病时均有其优势病种,如:肺系病证:感冒、支气管哮喘、小儿肺炎、支气管炎、外感高热等。脾系病证:口疮、小儿腹泻、厌食症、疳证、肠炎等。

2

治未病

“治未病”贯穿儿科疾病治疗始终,“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贯穿于中医治疗的始终,它包含三个层面: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其最初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并将“治未病”之医称为“圣人”。未病包括“无病”,病而未发和已病未传三个状态。“未病先防”是指在人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中医学预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体现。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正盛衰,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此,未病先防就必须从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受各种外邪侵袭,且病情变化迅速危急。肺、脾、肾三脏虚损而导致卫外不固,反复感邪,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发病关键并非真正的外邪而是自身的正气不足所致。因此中医通过中药内服,各种中医技术外治的综合方法,改善儿童不良体质,增强自身抵抗力,取得了很好的收效,综合运用饮食调节、中药调理和捏脊手法治疗小儿食积具有很好的收效。

3

中医传统治疗手法

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法多种多样,大部分是从民间积累而成,内外治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儿科适宜诊疗方法,简、便、廉、验、效的优势使中医操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逐渐增多。中医药调补先后天,调整阴阳治疗,中西医结合,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可以很好地发扬儿科中医药治疗优势。

?

医师介绍

?

医师:杨雨晨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

师从青年名中医徐丽

擅长:发挥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特色,整体调节、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急时治标、缓时治本。注重时节、气候、地域特点及自身体质等因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通过辨证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中医儿科的优势,病种:肺系病证(咳嗽,过敏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脾胃系病证(小儿厌食,积食,便秘,腹泻)等拥有独到见解。

END

来源/儿科审核/钟晓卿终审/方旭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hl/1334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