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妈妈群里,一位新妈妈和我们聊起一件事,她说看到比她儿子少20多天的邻居家宝宝会站了,甚至会走一段小路了。而自家的宝宝似乎总是慢了半拍,一点都不站,更不要说走……
这位新妈妈还说,难道自家宝宝在起跑线上就输了?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觉到这位妈妈的焦虑。
关于宝宝学站的事真的不能和其他孩子做比较,因为每个孩子大动作发育时间是不同的。而且妈妈们也不宜过早让宝宝学站。为什么呢?
不宜过早让宝宝学站
站立需要宝宝骨骼和肌肉发育到一定程度,骨骼能够支撑身体的全部重量,才适合站立。
如果过早地让宝宝学站,宝宝的脚跟用不上力,时间长了会习惯性地形成前脚掌着地的走路姿势。对宝宝腿部发育不好。
而且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骨骼柔软而富有弹性,可塑性较强,肌肉也还没有什么力量。长期处于一种姿势,对宝宝骨骼生长也不好。
宝宝最佳什么时候学站?
儿科医生: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这是婴幼儿发展的动作指标。也就说一般孩子会在10个月龄的时候,就是练习站立发育的关键时期。不晚于这个时期都正常。
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宝宝10个月就能自己站立,有的宝宝11个月才能自己站立,均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不同的宝宝在大运动发育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的。
宝宝只要在这个阶段范围内学会站,而且孩子的其他生长发育指标也正常,那么一般情况,妈妈们就不必过于担心。
宝宝想站起来,有重要的意义
宝宝想站起来,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站立是促使维持身体直立的肌肉工作,可以预防挛缩及加强下肢骨骼发育,为移动行走做准备。
会站的宝宝在学走时,活动力会比直接学走的宝宝强几倍。站是走的前驱期,宝宝在学会了站及接下来走的动作之后,其活动力会比之前增加好几倍。
为什么有些宝宝学习站立较晚呢?
①体重的原因:过于胖的宝宝由于身体笨重,行动费劲,比较不容易站起;妈妈们也不要太担心,如果宝宝四肢强壮协调性好,即使重也可以站得很好。
②锻炼的原因:如果一个成天被家长放在推车里、躺椅或游戏围栏中的宝宝,是没什么机会去练习站立的。所以这类孩子学习站立时间会比其他同龄宝宝会晚一点。
③家具的原因:如果家里周围的家具很不牢靠,宝宝的鞋袜太滑溜等,都有可能对宝宝学习站立产生障碍。
针对以上原因,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①对过胖的宝宝:爸爸妈妈要适当地控制一下的宝宝的饭量,既是为宝宝的现在,也是为了宝宝的将来。
②缺少锻炼的宝宝:家长要尽量多给宝宝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宝宝同样站立得很好。
③把家具固定好:为了鼓励宝宝站立,妈妈可以在稍高的家具摆上宝宝心爱的玩具,诱导宝宝直起身子去拿。
或者妈妈也可以常常扶着宝宝,让宝宝站在你的大腿上,这对建立宝宝的信心大有益处。
如何引导宝宝学站呢?
方法1:妈妈可以用双手牵着宝宝的小手,慢慢将他拉站起来,让他感受到脚用力的感觉。当宝宝可以独立站一下时,家长可以给予及时的鼓励,让他有成就感。
方法2:父母可将宝宝放在家中桌子前或是茶几前,最好选择高度与宝宝高度较适当者,再将宝宝喜爱的玩具放置在桌面上,让他站着玩玩具,借此训练他的耐力及稳定性。
方法3:妈妈可以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有一定高度,宝宝需要站起来才能够得到的地方,这样宝宝在伸手去够玩具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往起站立。
还可以尝试用绳子把玩具吊起来,引诱宝宝站起来去拿。在这种姿势不稳定的游戏过程中,宝宝的平衡感会越来越好。
方法4:妈妈也可以让宝宝靠墙站立,站稳后轻轻地松开手,妈妈不要忘记夸奖他:‘宝宝真棒!
方法5:妈妈可以让宝宝仰卧,拉着他的双手让他坐起一站立一坐下一躺下,这样的练习能够增强宝宝的肌肉力量,对站立和行走很有好处。
方法6:平时在家里,家长可以和宝宝做蹬腿运动时,爸爸或妈妈用双手从宝宝的腋下将其扶住,让宝宝在自己腿上弹跳,可以促进宝宝腿部伸展。
当宝宝学站已经有一些基础后,妈妈可让宝宝靠着墙站立,背部和臀部贴着墙,脚跟与墙稍稍离开一点,双腿分开站。
然后妈妈可用玩具引逗宝宝,让宝宝晃动身体,增强站立的平衡感。当宝宝扶站、靠站一段时间后,妈妈可让宝宝尝试独站。多次训练,宝宝就能独自站稳了。
温馨提示:有的宝宝在家里会站,一到户外就不会了。比如在公园比较宽阔的地方,宝宝身边没有可扶的东西,站立可能会让他觉得有点害怕。而且宝宝学站时期正是“认生期”的开始,如果让他来到不熟悉的地方,离开妈妈自己站立,是他不喜欢的事情。
琦想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