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儿科明星药被禁用,家长们一定要看

6月11号下午,药监局发出最新公告,又一款儿童常用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被拉入「儿童禁用黑名单」!

药监局要求,在双黄连注射液药物说明书上增加警示语:

并对、和进行修订,明确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双黄连注射剂。

01

双黄连注射液

曾发生致死事件

双黄连注射剂主要用于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曾是儿科当中的明星药。广泛用于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症状。

但是关于这款“神药”的不良反应病例新闻却屡见不鲜。

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首次通报了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

年9月,监测中心通报,全国接连发生3起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后发生不良反应致死病例。

孩子用药,安全第一。

02

儿科慎用、禁用药

近年来,国家对于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大多数都有涉及到儿童慎用或禁用的内容,我们为大家梳理了几项常用的“儿童禁用”药品:

柴胡注射液

在5月29日晚间,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要求,在柴胡注射液的项中须列出“儿童禁用”。

参麦注射液

年4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决定对参麦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明确提到,项应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射用赖氨匹林

年1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修改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盐酸米安色林片

年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告,决定对盐酸米安色林片的说明书进行修订,其中儿童用药内容修改为:“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确立”。

生脉注射液

年11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生脉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明确提到,项应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禁用”。

含可待因药品

年1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增加以下内容:“12岁以下儿童禁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感冒清制剂

年9月30日,国家食药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感冒清制剂说明书警示语进行修订。明确提到:“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新生儿和早产儿、癫痫患者、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者禁用;高空作业者、车船驾驶者、危险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期间禁用”。

茵栀黄注射液

年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修订。其中,禁忌项应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禁用”。

03

掌握更科学的安全用药常识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孩子身体还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副作用耐受性较低,所以给孩子吃药更要慎之又慎。下面几个儿童用药的问题,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用药不能靠经验

很多家长在孩子生病时,都习惯按照自己的经验给孩子吃药。这样很有可能加重孩子病情,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医药是个知识更迭很快的行业,且与性命相关。给孩子用药不要依靠经验擅作主张,还是要遵循医嘱。

家长尤其易犯的错误就是凭感觉给孩子用药制定剂量。儿童用药也不是简单的成人药物减量就行,成人药品不要给儿童使用,成分不同,作用的对象不同,毒副作用也大大不同!

不要孩子一不舒服就吃药

有的家长习惯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给他吃药,甚至还有些极端的家长会给孩子预防性吃药,比如听说流感爆发,提前给孩子吃感冒药。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可能破坏孩子的免役系统,也容易让孩子形成耐药性。

PS:如果孩子高烧一定要及时干预,高热惊厥有可能伤害大脑。

用药安全

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服用方法与剂量,用药期间有什么禁忌。

另外要注意药物置放在儿童不易拿取的地方,《年儿童用药安全现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名儿童(0—14岁)因药物中毒而死亡,其中81.4%是儿童自己误服,非常可怕,本可以轻易避免,让我们引起重视,不让悲剧重演!

·END·

糯米妈妈辅食







































北京皮肤白癜风
中科公益爱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cjjb/331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