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服药用药靠掰,剂量靠猜

时间:2017/10/14 9:16:16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抗生素致聋,“退烧药”夺命,中国儿童患药害苦矣治病药为何成“夺命”药?中国儿童药规格、剂型、品种全都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说法,儿童用药安全是个全球性问题。其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其中许多儿童死于原本可以治愈的病症。但中国的儿童用药问题有其特殊性。

首要原因就是中国儿童与成人药物不作区分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儿科患病人数约占所有患病人数的20%。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许多脏器尚未发育完善,儿童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均不健全,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使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简单来说,儿童药需“量身定制”。

而目前中国医药市场上儿童专用剂型却异常短缺。事实上,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条例,还是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都未对儿童药物或成人药物的儿童用法提出特殊规定,亦无专门监管儿童用药的机构。换言之,从指导层面,中国实际就不区分儿童药与成人药。

欧美国家都有针对儿童药物的法律,并设置专门机构监管

于是,儿童药不够,成人药来凑

如前文所示,儿科患病人数约占所有患病人数的20%,而儿童药物品种不到药品总数的2%。除了品种少,中国儿童药还面临剂量规格缺乏、用药信息不全等问题。

医院的调查数据为例,全国15家三级医疗机构的种儿童常用处方药中,剂型位居前三位的是注射剂(种)、片剂(89种)、口服液(21种),而适宜儿童的剂型,如粉末吸入剂、栓剂、糖浆等有限。即便有儿童剂型,一般也都是常用药,治疗难治病、罕见病的很少。而在美国,儿童剂型有混悬剂干粉、溶液剂、糖浆剂、混悬剂、分散片、泡腾片、咀嚼片、刻痕片、微量口服粉末或颗粒等。专用儿童药如此短缺,医院只能“酌情”以成人药物和剂型来代替儿童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项统计表明,在国内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所谓儿童药,往往只是成人药的减量版。

用药靠掰,剂量靠猜,“很多儿科医生开药心都是慌的,不知道有没有副作用”

目前,儿童给药剂量多依据成人剂量,再通过体重换算、体表面积换算、年龄换算等方法来确定。儿童是成人的起点,而非成人的“微缩版”,并有其本身的生理特点。将成人药酌减给儿童使用,缺乏科学依据和循证医学证据,无论按体重、体表面积还是年龄换算给儿童服用,背后都存在重重隐患。以按体重酌减为例,首先,儿童和成人用药的成分要求并不一样。其次,按照换算方法,有的药片孩子只能服用1/4片甚至1/8片,这样的切分,别说是一般家长,医院的药剂师难度也很大。而剂量不准又不是一件小事,很多药服用时剂量正负误差不能超过5%,少了耽误治疗、大了是不良反应甚至要命。

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陈运彬从业超过30多年,接受媒体访问时直言儿童吃成人药安全很难保证,药品过敏的几率很大。“很多儿科医生开药心都是慌的,不知道有没有副作用。”

儿童用药何时让人安心促研发、建通道,确保儿童用药安全,国家需要发力更多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儿童用药的安全性让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难以安心。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儿童专用药的重视和投入。去年,国家卫计委、国家食药监总局等六部门更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为近10年来中国关于儿童用药的第一个综合性指导文件,为儿童药申报审评及研发等方面提供利好新政。

目前中国有多家药企,但专门为儿童生产药品的不足5%。要解决儿童药短缺现状,国家还须进一步增加药企的研发生产积极性。例如鼓励药物研发企业和药品生产企业研发部门针对儿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用药进行药物研发,如国家所属的药物研究所(院)、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儿童罕见病的药物研发工作;以延长药物专利保护期鼓励企业研发儿童药物,欧盟在年《儿科药品管理条例》中规定,如果申请批准的药物有儿科用药试验计划(PIP),将有资格获得6个月的专利延长期。

家长给儿童用药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合理用药须培养自己合格的常识

儿童用药安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长的不良用药行为也会儿童带来安全隐患。《年中国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家长最常见的用药误区包括:1、担心副作用,症状消失就停药;2、根据经验给小孩用药;3、用药剂量不按医嘱;4、将药溶于食物后给小孩服用;5、用药不见效,会自己加大剂量;6、中午忘吃药,晚上会加倍用药等。而在这6种不科学用药行为中,无一犯错的家长占比只有18%。

中国儿童家长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比例较高,75%的家长会存在1~3种不合理用药的行为

当然,对于“成人药减量版”的儿童药片,用药剂量医院的药剂师也难以控制,更别说是一般家长。但在液体药物方面,家长并非一筹莫展。根据美国《儿科》杂志网站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茶匙或汤匙作为计量单位家长犯错的几率是使用毫升作为计量单位的家长的2倍,美国毒物中心每年接到的求救电话中,有个是因为家长混淆了毫升、茶匙、汤匙的计量单位而引起的用药错误。为了减少儿童用药错误,我们可采纳美国儿科学会(AAP)、疾病控制中心(CDC)和用药安全研究所等组织的建议:将毫升作为小儿液体药物测量的唯一标准单位使用,放弃茶匙或汤匙而使用专业的分药和计量器具。

儿童颗粒分药器唯一授权(网络)微店销售









































怎么治疗皮肤白癜风
哪里治白癜风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cjjb/126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