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兒科春季生長貼取穴定位方法图解视

时间:2021/6/22 16:53:45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1.0版

用孩子自己的手来丈量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让孩子低头,颈后最高的骨头就是第7颈椎棘突,往下数11个椎骨,下方的凹陷旁开1.5寸(小孩二指并拢约1.5寸),就是脾俞穴,左右各一个。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名解〗胃,胃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胃腑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胃腑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为人体“第一长寿要穴”。

〖取穴方法〗一般取坐位,用小孩的手掌心对准按在同侧腿膝盖顶部,五指自然搭下去,中指指尖向外的位置就是足三里了。

:将足三阴经气血从组后再行分流。主治:阴虚诸证。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妇科,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均有效果显著。〖取穴方法〗: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在小腿内侧,足内踝上3寸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黄氏兒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cjjb/1111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