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技术血压测量法

时间:2020/11/3 17:02:24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血压测量法

测量、记录患儿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1.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了解基础血压。

2.告知患儿及家长测量血压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

(1)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选择宽窄适当的袖带。

新生儿袖带宽2.5~4.0cm,袖带长5.0~10.0cm.

婴儿袖带宽6.0~8.0cm,袖带长12.0~13.5cm.

儿童袖带宽9.0~10.0cm,袖带长17.0~22.5cm.

(2)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汞柱有无裂隙,汞柱平面是否在零度处。检查血压计(合格证、水银、袖带、连接管、零点、气囊、开关等),检查听诊器(连接管、膜、传导性等)。

(3)协助患儿采取坐位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4)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儿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

(5)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位置。

(6)按照要求测量血压,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

(7)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8)记录血压数值。

(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

(4)若衣袖过紧或者太多时,应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5)患儿活动或饮食后应休息15~20分钟,再测量血压。

(6)脑血管意外及偏瘫患儿,应在健侧臂测量,如上肢有大面积烧伤、血管畸形、无脉症等,须测下肢血压,将患儿平卧,脱下一侧裤腿,将袖带缠在大腿下端近腘窝处,摸到腘动脉后,放上听诊器,测量方法同上肢。记录时应注明“下”字,一般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7~5.3kPa.(1kPa=7.5mmHg)

加入按科室分类的护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zysx/886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