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剂量换算,儿科护士必须注意的事

时间:2018/10/19 20:04:57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一般来说,儿科医生是根据儿童的体重或者体表面积来确定药物用量的,成人用药药物说明书上的“儿童减半”或者类似“12岁以下儿童食用1/6”之类的计量方法是不准确的,因为相同年龄儿童的身高、体重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一、儿童年龄的界定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对儿童的年龄限定是0~18岁,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里把儿童年龄分为七个时期:

1.胎儿期:

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出生统称胎儿期。临床上也常按胎儿发育情况将这一阶段划分胚胎期和胎儿期。

2.新生儿期:

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止这一时期。新生儿其实是人类独立生活的开始阶段,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差,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尤其第一周新生儿为最高。

3.婴儿期:

从出生到满一周岁以前为婴儿期,这阶段小儿以乳汁为主要食品,故又称为乳儿期。这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第一个最为迅速的时期;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消化吸收功不完善,因此消化紊乱和营养紊乱性疾病多见。基础免疫程序在这个年龄阶段完成。

4.幼儿期:

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之前成为幼儿期。由于活动范围增大,对各种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故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5.学龄前期:

3周岁后到6-7岁入学前为学龄前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大,应注意早期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6.学龄期:

从6-7岁到12-13岁进入青春期成为学龄期。此期各器官形成(除生殖器官外)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加成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

7.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为青春期。女孩一般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岁,是人生第二个体格生长高峰。此时期是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针对性进行青春期卫生保健,将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二、用药剂量的换算

1、根据儿童年龄计算

根据上述年龄划分

2、根据儿童体重计算

1.已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

D=每千克体重剂量*体重(千克)

如:口服氨苄西林,剂量标明为1日每千克体重20~80mg,分4次服用。

某儿童体重为15kg,即为:(20~80)*15=~mg,分为4次,即为一次75~mg。

2.不知儿童每千克体重剂量(承认剂量折算法):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70

今年来肥胖儿童比例增高,按传统的体重计算剂量的方法(成人剂量折算法),往往血药浓度过高。

3.不知道儿童体重

1~6个月小儿体重(kg)=月龄*0.6+3

7~12个月小儿体重(kg)=月龄*0.5+3

1~10岁小儿体重(kg)=年龄*2+8

注:如所得结果不是整数,为便于服药可稍作调整。

用体重计算剂量时:

年长儿应选用剂量的下限,以防药量偏高。

婴幼儿应选择剂量的上限,以防药量偏低。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目前最为合理的计算方法)

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即不论任何年龄,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是相同的。对某些特殊的治疗药,如抗肿瘤药、抗生素、激素,应以体表面积计算。

此种计算比较合理,但计算较为繁琐,首先要计算儿童体表面积。

体表面积计算:

(1)公式法

体重≤30kg:体表面积(㎡)=(体重*0.)+0.1;

体重>30Kg: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

(2)查表法:此表不适宜体重>30kg的儿童

对10岁以上(体重>30kg)的儿童:

1.加5kg体重,体表面积增加0.10㎡。

如:30Kg=1.15㎡,35kg=1.25㎡,50kg=1.55㎡

2.体重超过50Kg时,则每增加10kg体重,体表面积增加0.10㎡。

如:70kg=1.73㎡。

按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

1.已知每平方米剂量,直接乘以个人体表面积即可。

D=每平方米剂量*体表面积(㎡)

2.若不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儿童剂量=儿童体表面积(㎡)/1.73㎡*成人剂量

4、按成人剂量折算表计算

按下列年龄折算比例表折算,总的趋势是剂量偏小,然而较安全。

来源\壹护考资讯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发病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zysx/662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