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信息显示,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肺癌的规范化诊治对提高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常用的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包括: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肺癌诊疗指南、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肺癌诊疗指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CO)肺癌诊疗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颁布的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
目前中美最新的肺癌诊疗指南分别是CSCO肺癌诊疗指南(,V1)和NCCN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其中NCCN肺癌诊疗指南又细分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疗指南(,V4)和小细胞肺癌临床诊疗指南(,V2)。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约为85%,因此本文将重点对比NCCN指南和CSCO指南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差异。
关于小细胞肺癌,由于国内外进展都不大,所以相关诊疗都差不多,除了NCCN指南推荐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PD-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
CSCO和NCCN指南分期标准一样
不管是CSCO还是NCCN指南都是根据AJCC第8版分期指导治疗的
差异一
具有高风险性的肺癌IB期患者是否需要辅助化疗
NCCN指南认为具有高风险性的肺癌IB期患者可考虑行辅助化疗。而CSCO指南认为IB期非小细胞肺癌(包括有高危因素的肺癌)患者,由于缺乏高级别证据支持一般不推荐辅助化疗。
高风险肺癌可能包括:分化不好的肿瘤(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除外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血管浸润、楔形切除、肿瘤大于4cm,内脏胸膜侵犯以及淋巴结状态未知。
差异二
分子检测项目
在CSCO指南里,在基本策略中,CSCO指南推荐针对晚期肺癌患者,需要检查EGFR、ALK、ROS1三个基因突变,在可选策略里,可以考虑使用二代基因检测BRAF、RET、MET、HER-2等基因突变。
另外免疫检查点治疗药物尚未在国内上市,所以CSCO肺癌指南暂时未推荐pd-l1检测。
差异三
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
在PACIFIC研究中,局部晚期NSCLC患者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巩固PD-L1抑制剂Durvalumab可使12个月的PFS从35.3%提高到55.9%,18个月PFS从27.0%提高到44.2%。因此,NCCN指南将Durvalumab的巩固治疗列为2A类证据。
由于Durvalumab尚未在国内获批,故CSCO指南暂未推荐其作为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
差异四
可手术的IIIA期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是否需要辅助靶向治疗
CSCO指南根据中国学者主导且大部分入组患者都是中国患者的ADJUVANT研究和EVAN研究结果,针对手术后的IIIA期EGFR突变阳性的NSCLC,给予EGFR-TKI辅助治疗,而NCCN指南暂时未作推荐。
差异五
EGFR突变患者的治疗方案
在EGFR突变的患者的一线靶向治疗上,由于中国自主研发上市埃克替尼药物,所以在一线治疗方案中,EGFR突变的患者,CSCO指南在NCCN指南之外还增加了埃克替尼药物。
另外根据研究结果,CSCO指南也推荐了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化疗(交替或同步)(2A类证据)。
差异六
ALK突变患者的治疗方案
ALK突变一线靶向治疗耐药后,由于Ceritinib、Alectinib、Brigatinib等药物并未在国内上市,CSCO指南也没有做推荐,在克唑替尼耐药后,推荐双药化疗(在CSCO注释中,提到了Ceritinib和Alectinib)。
差异七
其他靶向治疗差异
在ROS1融合突变的情况下,CSCO指南推荐了克唑替尼,NCCN指南根据最新进展,同时推荐了Ceritinib和克唑替尼。
另外在BRAFVE突变,CSCO指南未做推荐检查,NCCN指南将其列入推荐,并给与Dabrafenib和Trametinib。
差异八
免疫检查点治疗
由于国内目前并未批准免疫检查点治疗,所以在CSCO指南中,仅在注释部分进行了描述。而在最新版NCCN指南中,免疫检查点治疗,已经在肺癌的一线、二线充分推荐,包括:
PD-L1表达大于50%,且没有EGFR、ALK等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可以考虑直接使用Pembrolizumab单药治疗
PD-L1表达状态未知,且没有EGFR、ALK等敏感突变的非鳞NSCLC患者,可以考虑使用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培美曲塞+卡铂/顺铂)
在没有突变的NSCLC患者二线治疗,Nivolumab、Pembrolizumab、Atezolizumab药物已经被NCCN指南推荐。
对于已接受≥2周期根治性同步化放疗治疗的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患者,推荐使用Durvalumab进行维持治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CSCO指南指定的时候,综合全面的考虑了中国幅员辽阔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治疗措施和药物的可及性等综合因素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基本上和国际前沿指南保持一致。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部分药物可及性问题,CSCO指南仅在注释中展开描述,而没有正式推荐,所以也希望国家药物审批部门可以加速药物审批,让更多的中国患者可以享受到科技带给生命的机会。
美中嘉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