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一直是市卫生健康委持续推进的工作;孩子的身体健康,更是家长关心的重点。由重庆医院牵头建设的儿科医联医共体“重儿儿科医生联盟”则让儿科医疗不断向基层纵深,现已覆盖两江新区、渝北区、大渡口区、永川区、铜梁区共计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余万儿童。
▲图片来源于网络“重儿儿科医生联盟”成立于年8月,其模式为通过培训、考核、认证体系,实现以知识输出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医生参与分级诊疗积极性,提升儿科患者就诊体验,以预约服务减少家长陪诊时间,尝试医联医共体内部的控费,借力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打造重儿儿科医生联盟“培训赋能+服务赋值”模式的全新医联医共体模式。
“重儿儿科医生联盟”的相关项目已在两江新区、渝北区、大渡口区、永川区、铜梁区深度试点,就项目可行性、服务可及性、支付创新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现已覆盖两江新区、渝北区、大渡口区、永川区、铜梁区共计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余万儿童。截至年6月10日,项目共计培训名基层医生,认证通过33名重儿儿科联盟医生。
渝北区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周昌渝在去年获得“重儿儿科联盟”医生第3期认证,他介绍,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服务11万常驻人口。中心公共卫生所19年计免接种基础疫苗人次、二类疫苗人次,0-6岁儿童健康管理人次、新生儿随访人次,长期以来临床儿科服务能力低一直是该中心痛点,表现为儿科医护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科室配置不齐、儿童用药匮乏。
在“重儿儿科联盟医生”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19年7月加入“重儿儿科联盟医生”医联体并接通转诊系统,与重庆医院之间轻松实现了诊疗信息互通、转诊需求互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高品质的儿科服务。
如今,中心组建了以临床科室、公卫科为主的医生团队,由一名重儿联盟医生+4名课题医生组成,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依托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广大的儿童服务对象开展儿科诊疗服务,并与辖区5所试点幼儿园开展“医校协同”,宣传儿童保健知识,实现幼儿园患儿到中心儿科门诊,医院便捷转诊。中心0-18岁儿科门诊人次从18年人次增加到19年人次,增加98.16%,儿科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据悉,在今年6月24日后,“重儿儿科医生联盟”将与南岸区、江北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巴南区、沙坪坝区深度合作,进行试点。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