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饿了还是馋了进食回路大不同澎湃在线

时间:2024/10/7 11:20:01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m.39.net/pf/a_9079465.html
<

原创BCM神经现实收录于话题#深度

Deep-diving个内容#神经科学35个内容

很多时候我们并非因为饥饿而进食,而是因为社会压力,或是食物过于美味。因此,即便我们已经饱腹,也会想再吃一口。

不论是由于饥饿还是愉悦造成的暴饮暴食,它们通常都会导致肥胖症。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统计,肥胖症影响了大约42%的成年美国公民。为了研发肥胖症的有效治疗方式,美国贝勒医学院(BaylorCollegeofMedicine)的研究者们领导一支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动物模型探究了大脑如何在饥饿和其他因素下调控进食。

在儿科营养学和分子细胞学教授徐勇(YongXu)的带领下,研究团队发现虽然饥饿驱动的(hunger-drivenfeeding)和非饥饿驱动的(non-hungerdrivenfeeding)进食行为都由中脑内产生血清素(serotonin)的神经元调控,但是调控这两种进食行为的神经环路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研究者们还发现了影响进食行为的两种血清素受体和两种离子通道,调节它们的活动或许可以控制暴饮暴食的行为。这项研究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

*编辑注

He,Yanlin,etal."5-HTrecruitsdistinctneurocircuitstoinhibithunger-drivenandnon-hunger-drivenfeeding."MolecularPsychiatry():1-14.

绘制控制进食行为的脑环路

徐勇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由中脑内产生血清素的神经元组成的两个不同环路。其中一个环路延伸至下丘脑(hypothalamus),另一个映射至中脑的另一区域。这两个环路在调控进食行为中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

“我们发现投射到下丘脑的环路主要调控由饥饿驱动的进食,但不影响非饥饿驱动的进食行为。”徐勇说道,“另一个投射至中脑的环路主要调控非饥饿驱动的进食,而不是由饥饿驱动的进食行为。这意味着,两种进食行为由不同的脑回路调控。”

识别调控进食的分子靶点

这项研究的另一个贡献是发现了可能用于治疗暴饮暴食的潜在分子靶点。

“一个潜在的靶点是血清素受体,一种介导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分子。”徐勇解释道,“我们发现血清素2C型受体和血清素1B型受体在两种进食行为中都有参与。我们的数据显示,制出同时针对这两种受体的化合物或许能对抑制进食产生协同效益。”

此外,研究团队发现了可能与调控进食行为相关的脑环路有关的离子通道。“其中一个是GABAA型受体,是氯离子通道。它在饥饿驱动的进食中对调控血清素环路起重要作用,但对非饥饿驱动的进食不起作用。”徐勇说道。

另一个是钾离子通道,它影响除饥饿之外的信号触发的进食行为,而不是由饥饿驱动的进食。

“两种离子通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隔离。”徐勇说道,“它们在进食行为中有着不同的功能,这说明它们也能作为调控暴饮暴食的潜在靶点。”

这些发现启迪着研究者们在未来开展更多研究,识别更多可以调控离子通道活动的分子,从而达成在动物模型上抑制暴饮暴食的效果。“我们还想探究与营养有关的外部因子是如何在分子层面上影响离子通道的。”徐勇说道。

作者:BaylorCollegeofMedicine

封面:JiaqiWang

译者:Soso

校对:周一晴

编辑:OrangeSoda

排版:呦呦呦尤

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zysx/1499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