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副院长曾洪武破解儿科荒,培养

时间:2024/9/22 13:15:34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在医院,医生间常流行着一句话。由于儿科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等特点,导致儿科医务人员流失较多。有调查报告曾显示,全国儿科医生紧缺,流失率高达11%。然而,在深圳,一位年轻的儿科医生却坚定地选择“逆行”,并致力于为广大的孩子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科医生,除了医治患儿,他还带学生,编教材,用实际行动,一点一滴地融解“儿科荒”,他就是40岁却长着一张娃医院副院长曾洪武。曾洪武是典型一位学霸,年纪轻轻已是中华放射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他的秘诀是“热爱学习+勤奋到极致”。“那是一段残酷难忘岁月。”曾洪武记得,自己刚到美国访学时,几乎每晚都是凌晨12点后,才背着重重的大书包,步行1公里回到宿舍,第二天早上又准时在7:45点前回科室,风雪无阻。一位教授告诉他,要用2-3倍的努力,才能赢得美国医生的尊重。结果,他带领一位美国本科生Allision做的研究项目,拿下了全校一等奖。后来Allision本科毕业申请读医学院时,美国医学联盟则专门向曾洪武发来邮件,请他为这位申请者写推荐信。“这对于一个中国医生来说,是一份难得的殊荣,也是一份骄傲。”“在专业领域,如果你坚持10年,每天研究3小时,10年就是1万小时,你就能成为这领域的大家。”曾洪武表示,在医生的成长路上,不仅要自己优秀,还要有宽广的胸襟,帮助身边的人比自己更优秀。“模拟培训技能培训是连接基础医学与线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年,他参与了深圳全市医学模拟教育体系规划和落地。面对这一全新的领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进行深度学习,才能熟练掌握,灵活的理解应用。年6月29日,深圳市医学模拟培训与研究中心正式启用,深圳也成为国内首个在全市层面统筹规划建设医学模拟教育体系的城市。在曾洪武的积极推动下,医院成立了全国领先的儿童医学模拟中心。年培训量已超过2万人次。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新生儿出生量、中小学在校人数排名全国第一。而深圳原本就紧张的儿科医疗资源却快突破极限了。目前,深医院,年门诊量超过万人次,总量已经超过建成之初门诊设计量22万人次的10倍。万名深圳儿童的看病、就诊问题成为一大难题。“深圳市的儿科医学人才要实现自我造血,才能缓解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年1月,曾洪武被任命为汕大医学院深圳儿科临床学院副院长兼办公室主任,并担任第一届儿科班班主任。深圳儿科临床学院每年招收30名学生“5+3”8年制四证合一的儿科学研究生。课程不仅采用全英教学、实施美国执业医师考试、还与中国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四级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连续4年招生,平均录取分数超过广东省一本线70分。“30位非常优秀的学生超过一本线71.9分,我们对这批学生是高标准严要求,生怕他们落下一点。”曾洪武深知责任重大。在他的班级,有着不成文的规矩:班里全面禁止玩游戏、要求每天晚上学习3个小时以上、班级零挂科、每周运动、班会两周一次。曾洪武记得一位招来的研究生,面试时几乎就是哑巴英语。而经过10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他的口语已经非常地道,最终以分的高分通过了英语6级考试。“学生不仅要完成临床工作,每天汇报学习情况,还要听、读英语至少40分钟。”班上的同学从一开始的抵触到欣然接受,他将敢闯敢拼的特区精神带入班级文化。“看着他们一张张笑脸,我知道,他们正朝着优秀儿科医生的方向前进。”曾洪武说。邓子良张玮朱洪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zysx/1494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