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原创志玲姐的童药圈
在过去年,全球共暴发5次全球性的流感大流行,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更是给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重大打击。
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在《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年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儿童流感诊治共识,一起来看看你应该知道的事吧。
流感病毒有哪些分类?
根据流感病毒内部的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分为A(甲)、B(乙)、C(丙)、D(丁)4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能感染包括人和多种动物,多次引起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B型流感病毒分为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暴发;C型多为散发病例;D型流感病毒尚未发现感染人。
A型流感病毒表面具有血凝素蛋白(HA)和神经氨酸酶蛋白(NA)。其中,HA可分为18种亚型(H1~H18)。NA可分为11种亚型(N1~N11)。抗流感药奥司他韦就是针对NA起效的。
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A型中的H1N1、H3N2亚型及B型病毒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怎么发生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感染后的1~4d(平均2d)是潜伏期,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有传染性。出现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h即可排出病毒,在发病后24h内达到高峰,持续排毒3~8d(平均5d)。流感流行季节儿童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通常最高,低年龄、婴幼儿病例排毒期比成人更长,容易传播给家庭成员、学校和社区。
流感病毒感染后1~3d往往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时期,与宿主是否具有保护性抗体及自身免疫功能有关,在年龄较小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尤为重要。
如果说人体是一座城池,那么HA破坏宿主的“城墙”,介导病毒颗粒进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病毒大摇大摆地“登堂入室”,依次进入内质网系统、细胞核,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蛋白和RNA。“城池”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已经被病毒污染了。当新的病毒体已经形成,NA负责“接引敌人”,参与子代病毒从细胞表面的释放。
治疗流感的药物有哪些?
我国目前获批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共有3大类。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阻止子代病毒颗粒在人体细胞的复制和释放,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包括奥司他韦颗粒及胶囊剂、扎那米韦吸入剂和帕拉米韦注射液;其中,口服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的首选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呕吐,帕拉米韦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腹泻和呕吐。
细胞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Arbidol),儿童循证证据不充分,临床使用较少。
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对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耐药,已不建议使用。
此外,我国批准临床研究(未上市)的抗流感药物有RNA聚合酶抑制剂,代表性药物为法匹拉韦(Favipiravir)和巴洛沙韦(Xofluza)。日本感染学会在抗流感药物使用的公开建议中明确,由于缺乏临床数据,12以上及成年人无法确定是否推荐使用。12岁以下的儿童,考虑到低水平耐药,应慎重考虑给药;对免疫功能低下或重症患者,不推荐单独给药。
总结
1、根据流感病毒内部的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分为A(甲)、B(乙)、C(丙)、D(丁)4型;
2、流感流行季节儿童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通常最高;
3、我国目前获批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内容来源:《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