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陈云凤(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本文选自《懂点儿科学》系列丛书
疫情在家,大家都成了美食达人了,这其中少不了烧烤。正所谓: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就两顿……烤串儿之所以惹人爱,这是因为食品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发生了美拉德反应,从而产生香气。
生肉是没有香味的,只有在蒸馏或烤焙时才会有香味。烧烤过程中,肉类各种组织成分间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产生了挥发性的香味物质,也就是我们闻到的独特的肉香味。除此之外,食物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糖类热解、油脂分解、氨基酸分解等也会产生一些香气物质。但烤串好吃,千万不可贪食哟,因为美味背后存在着安全隐患!
1
高脂
第一大隐患是高脂。烤肉的脂肪一般都不会太少,有时还会抹油烤制,因为脂肪过低的食材烤后口感太柴,难谈美味。也有人专门做了实验,发现60g烤筋(11串)中提取出脂肪30.8g;60g烤肉(20串)中提取出11g脂肪。
2
高盐
而吃烤肉一般在晚上居多,吃一餐烤肉,全天油脂就超标了。高盐也是一大隐患。烤串在烤制前,一般会加入大量的盐及香辛料进行调味。高盐的摄入会增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3
高动物性食物超标
吃烧烤有可能导致摄入的高动物性食物超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中指出,每日畜禽类和鱼虾类的摄入量各为40~75g,也就是说,每日肉的总量约为80~g,这里指的是生重。一般g的羊肉可以串25串(普通小串)左右,每串约重20g。按照推荐标准,吃7串就足够了。
4
大量致癌物
高温烤制还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如杂环胺和苯并芘。苯并芘既可以通过烤肉进入消化道,也可以通过烤肉的烟雾进入呼吸道。苯并芘会在体内蓄积,能诱发胃癌、肠癌等癌症。
而另一致癌物——杂环胺,在动物实验中可能会引发乳腺癌、结肠癌等。有相关资料表明,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比不爱吃烧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高温烤肉难免使肉的局部过热,导致致癌物含量超标。
还有不少小伙伴喜欢啤酒配烧烤,其实这样吃并不科学。
啤酒是以发芽大麦为主要原料酿造的一类饮料,酒精度低,营养价值高,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二氧化碳、维生素及钙、磷等物质。炎炎夏日常用来做消暑饮料,少量饮用有消暑解热、帮助消化、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
虽然啤酒中酒精含量较低,但是含有麦芽汁,就是所谓的“度数”,而麦芽汁中含有麦芽糖等碳水化合物,这与其他酒比起来,是另外一种能量来源,因此啤酒被称为“液体面包”。加上人们喝啤酒的量通常会比较大,如果此时又没有增加运动消耗,就会导致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能源物质“闲置”,进而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长期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因此应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并控制在适当限量以内,建议成年男性一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相当于mL啤酒),女性不超过15g(相当于mL啤酒)。
要健康地吃烧烤,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排烟设施要好。
②荤素搭配,也可加一些主食。
③以烤熟为原则,不要烤焦。
④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
⑤多吃新鲜蔬菜,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减少有害物质。
⑥合理选择饮料,可选择鲜榨果汁,如饮酒应限量。
⑦控制吃烧烤的次数,每月最多不要超过2次。
上文选自图书《懂点儿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