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药剂科
儿童的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够完善,在学龄前儿童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吃药时,家长就要特别谨慎了。并且,日常在家储备药物时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儿童安全用药的常识和原则都是怎样的吧。儿童安全用药的原则
用法用量要精准。不论是药品的使用时间、频率,还是次数、用量等,都需要父母严密管控。一旦超出剂量,就容易引发中毒,而剂量过少则不易达到疗效。就1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最好以药水为主,不但用量精确,宝宝也更易于接受。
使用方法经医师确认。虽然大部分婴幼儿用药对肠胃的伤害都很小,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但具体的使用方法仍需经过医师确认,才能保证收到最好的疗效,同时将对宝宝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尽量不混合用药。某些药物与乳制品相结合后会导致药效降低,因此不建议把药物加入牛奶中食用,此外,葡萄柚汁会让药物的剂量相对变高,也建议避免并用。
不自行服用药物。使用药物最忌吃别人的,或是自己以前剩下的。即使是类似的症状,但只要不是专业医师,在判断上也很容易出错,毕竟前后病因可能有很大不同,况且药物也可能出现过期、变质等种种问题,实在不适合继续使用。
除此之外,儿童用药还有哪些常识需要知道呢?
儿童安全用药的常识
认知线:误服可能致死。报告显示,在儿童家庭意外伤害中,仅8.7%的受访家长 行为线:吃药躲开孩子。孩子学习新事物,多是从模仿开始,吃药也不例外。但这种模仿不带思考,非常危险。有13%的家长表示,吃药时不会避开孩子。这可能让他们单独一人时模仿吃药。有些药物为了改善口感,或与其他药物区分,把外观做得比较好看。这时,孩子可能难以区分药和糖果,尤其是维C银翘片等包有糖衣的药片,被误服的风险更大。建议家长从小告诉孩子,哪些是食物,遇到不明来源的东西,先问问家长能不能吃。为了避免因模仿带来的悲剧,家长用药时应避开孩子,并将药物妥善保存。此外,有些药物还选用了儿童不易打开的安全瓶盖,保护他们的用药安全。报告显示,99.9%的幼儿能在2秒内打开普通药物的瓶盖,获取药品,而仅有15.4%的幼儿能在8.8秒内打开有安全瓶盖的药物。选用具有这类瓶盖的药物,为家长争取时间,避免儿童误服带来了便利。建议有条件的家庭选择这类包装的药物。
存放线:高远处较安全。存放不当与儿童误服药的关系密切。47.9%的受访家长表示,常把药物放在容易看见和获得的地方。60%的受访幼儿表示,曾看到家中的药物在抽屉和橱柜中。23.8%的幼儿表示,看到药物在家里的桌子和书橱中。30%的受访幼儿表示,大人不在时,自己拿到过家里的药。可见,将药物放在明显位置的做法虽省事,但会带来风险。建议有儿童的家庭保存药物时注意:1。分类保存。成人药和儿童药分开,外用药和口服药分开,以免用错。药物最好保存在小药箱中。2。将药放得“更高更远”。存放药物的位置应是孩子不容易够到的高度,不宜将药物放在家中过于显眼的地方。某些特殊药物必要时放在上锁的抽屉里。3。保留药品包装和说明书。报告显示,11%的家长将药物保存在非原装药物容器中,且没有写标签。说明书有用法、用量、保质期等重要信息,应保存好,便于用时查询。
剂量线:看量具和体重。有37%的家长表示,曾用过普通汤勺给孩子测用药剂量。即使是对成人来说很小的用量差异,也可能对儿童带来巨大的伤害。儿童专用剂型多已经调整好了剂量,或配备了专用量具,能解决此问题。不过,在使用这些量具时,应注意清洁。如混悬剂的滴管应注意清洗,用前还要注意摇匀。儿童用药的剂量除了考虑年龄,还需要注意体重。如果孩子较胖,应咨询医生,选用合适的剂量,否则难以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如果孩子服药后1小时内,将大量药物吐出,应考虑补服,但如果是因为药物刺激引起,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后,选择合适的喂药方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重会不断变化,也应注意遵医嘱调整剂量。
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家长要多留心用药哦。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