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中医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2.html
本周六
北京医疗再次迎来改革
住院报销封顶线提升至50万元
实现儿科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
低收入救助人员报销比例大幅提高
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5%
耗材逐利退出历史舞台
市民看病将不再难,也不再贵
改革切切实实利民益民
福利
一
在社区卫生中心实行1个月长处方
(1)对慢病患者推出两个月长处方服务
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时,本市已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4类慢病患者推出两个月长处方服务,两年来共开具长处方10万张,减少了患者往返医疗机构的次数,得到了普遍认可。
(2)30多家社区卫生中心在6月15日前后落实该新政
这次医耗联动改革将在此基础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涉及的17种药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1个月长处方。本市有3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在6月15日前后落实该新政。
福利
二
推行医患双方诊室内一对一服务
值得期待的另一项改革措施,医院医院推行医患双方诊室内一对一服务。
就诊时,不少人都曾有个类似的尴尬:自己还没跟医生沟通完,下一位患者已经推门进来,或者干脆就同时有好几位患者和家属一起在诊室里同时候诊。而医患双方诊室内一对一服务将保护患者隐私,提高医患之间有效沟通的时间。
福利
三
实现儿科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
医院发展壮大儿科诊疗能力,并计划将儿科紧密型医联体的模式逐医院,真正实现儿科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
福利
四
住院报销封顶线提升至50万元
(1)减轻大病患者和困难群体的费用负担
为确保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的平稳实施,本市将采取综合举措,减轻患者,特别是大病患者和困难群体的费用负担。
针对此次规范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按照能报尽报的原则,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支付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调整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
为进一步减轻患者个人负担,将配套调整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分别由30万元、20万元提高至50万元、25万元,自今年1月1日起执行。
(3)医保应补报金额无需百姓自行申报
对于在此前已超过住院封顶线的参保人员,将由医保信息系统按新政策计算医保应补报金额,6月30日前直接打入参保人员的银行账户,无需百姓自行申报。
福利
五
低收入救助人员报销比例大幅提高
(1)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65%
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中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享受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农户等四类困难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即起付线至5万元以内的合规个人自付费用,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65%;5万元以上部分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5%。
(2)门诊、住院、重大疾病全年救助封顶线提高
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等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的门诊、住院、重大疾病全年救助封顶线,分别由元、6万元和12万元提高到元、8万元和16万元。
福利
六
耗材逐利退出历史舞台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增长近30%
年实施的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首都取消了存在61年的药品加成机制,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增长近30%,医药费用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提高,改善医疗服务受到群众欢迎,医疗服务效率得到提升。
(2)破除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机制
此次改革就是要破除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机制,强化公益性,规范手术类、病理类、检验类等医疗服务项目,捋顺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
(3)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任何医用耗材的加成费用
本次改革决定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任何医用耗材的加成费用。通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降低部分检验费用,就是让开药、使用支架和导管等医用耗材不再给医疗机构带来额外利益。
废除这样的补偿机制,有利于推动合理使用化验和医用耗材,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减少浪费,激励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促进医疗机构由资源消耗规模扩张型向内涵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民群众满意的健康服务。
福利
七
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5%
(1)一年可为北京市节约医用耗材费用约5亿元
目前,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已完成人工关节、心内血管支架等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5%,一年可为北京市节约医用耗材费用约5亿元。
(2)预计全年节省药品费用约15亿元
自3月23日起,北京市已正式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政策,25种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52%,预计全年节省药品费用约15亿元。
(3)取消进口与国产试剂、不同检验方法的价格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在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价格方面,此次改革将取消进口与国产试剂、不同检验方法之间的价格差异,引导医疗机构选用适宜试剂和检验方法,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福利
八
使用高值耗材较多的病种费用可能会下降
(1)门诊患者费用基本持平
根据测算,改革后北京市医疗费用总量基本平衡,考虑到医保报销政策,门诊患者费用基本持平,住院患者费用略有增加。
(2)不同疾病患者费用有降有升
对患者个体而言,不同疾病患者费用有降有升,比如使用高值耗材较多的病种,费用可能会下降;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的病种,费用可能会有所增加。
(3)保障低收入家庭及困难群体负担稳定在可负担水平
相关部门已进行细化分析,对由于价格调整可能引起费用涨幅明显的病种,通过控费、医保政策结合救助政策予以解决,保障低收入家庭及困难群体负担稳定在可负担水平。
福利
九
精神病患者住院付费有调整
(1)对23个单病种支付标准进行调整
此次改革中,精神病患者住院付费和单病种付费有关管理措施,将与相关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同步进行调整。
针对精神病患者住院付费,不增加个人支付费用,医院每人每天20元、医院每人每天15元、医院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不变,改革增支部分将由医保基金承担。同时,对23个单病种支付标准进行调整,充分落实有降有升、结构调整的改革精神。
(2)按病种、按床日打包付费的管理
精神病患者住院付费和单病种付费管理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仅可以助力医耗联动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医院和医务人员中深入推广按病种、按床日打包付费的管理方式,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通过规范医疗行为,节约医疗成本。
福利
十
全市近家医疗机构全部参与
(1)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的范围
此次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的范围是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和军队在京医疗机构。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自愿申请参加。据统计,全市有近所医疗机构参与改革。
(2)医务人员已经进行了多次政策培训
为了保证6月15日改革举措能够平稳落地实施,全市近所医疗机构已经做好了准备。
目前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已经进行了多次政策培训。
(3)医保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情况平稳
此次医改因为要取消耗材加成,必然涉及到信息系统改造升级。据介绍,家医疗机构当中,有家在使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任务比较重。”
目前,家使用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全部完成了升级改造任务,医保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情况平稳。
好消息多一点京津冀将试行跨省就医门诊费直接结算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年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京津冀有条件的地区要试行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的直接结算。
(1)明确提出时间表
通知明确,年年底前,力争将全国85%医院、50%医院、10%医院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基本满足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参保人员直接结算需求。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符合条件的跨省异地就医院住院能直接结算。
(2)如何确保结算资金按时足额拨付
对于如何确保结算资金按时足额拨付这一问题,通知也指出,要按照“两按时一规范一提高”的原则来确保。
A、即按时拨付结算资金
跨省定点医疗机构申报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费用,经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无误并申请国家统一清算的,原则上要在下期清算签章之日前完成与定点医疗机构的结算。政策鼓励就医地使用预付金,先行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再发起跨省清算申请,在确保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回款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回款周期。
B、按时拨付预付和清算资金
参保地省级医保部门和财政部门原则上要将当期清算资金于下期清算签章之日前拨付到就医地省级财政专户。
最爱大北京整理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