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坑娃“十大”陷阱
生娃后,有的人晋升成淡定育儿的辣妈;有的人却整天出乱子,不是这里错,就是那里错,一不小心就坑娃。
如果想在育儿的道路上少点走弯路,让宝宝一路顺顺利利地健康长大,不妨记住儿科医生总结的“十不要”。
不要忽略洗澡水也能使孩子溺亡
研究发现,浴缸内10厘米深的水,就足以使小婴儿溺毙。
因此给宝宝洗澡时,千万不能留宝宝一个人在浴室,即使只是暂时离开拿东西、开门或听电话都不可以。
不洗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浴室的浴缸或桶内没有水,并养成随手关上浴室门的习惯。
不要用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头部的长度约占身长的1/4,头部重量也约占全身重量的1/4,加上婴儿的颈部又欠缺支撑力,一旦受到摇晃,脑部组织便容易受损,导致“婴儿摇晃综合征”。
摇晃婴儿综合症,是因婴儿受到持续摇晃而对其脑部产生的损害,常常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造成头或脑的损伤。
脑损伤来自于猛烈的摇晃,不管有没有和别的物体发生碰撞,猛烈的摇晃可导致脑内或脑附近出血,脑内神经连接的断裂,还可导致眼内出血和其他(骨头的)伤害。
此症发生后死亡率约25%,即使经过治疗,也有50%的几率会留下后遗症(如癫痫、四肢无力、语言发育障碍等)。
此外,也不能抱着宝宝旋转、在空中接抛宝宝、把宝宝抛到沙发或床上等。
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常须三分饥与寒”,但现在很多孩子却正在遭遇“捂热综合征”。
这个病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
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若不注意科学护理,最易诱发此症。
就算不到“捂热综合征”那么严重,穿太多也会让孩子出汗后吹风着凉。
除此之外,多穿多捂还容易使孩子长痱子、长湿疹、身体活动受束缚。
新生宝宝拍照不要用闪光灯
刚刚出生的孩子他们全身的器官和组织哈没有发育完全,眼睛的视网膜的视觉的功能还不稳定,而且眼角膜是很干燥的,缺乏一系列的阻挡强光的和保护视网膜的功能。
一些有着强烈闪光的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视觉的细胞有着很大的冲击性的。在6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要用闪光灯的电子产品去给孩子拍照。
不要用饮料瓶装不能喝的东西
有孩子的家庭,一定要避免将清洁剂、洗衣粉、消毒液等物品装进饮料瓶、食物包装盒内。
孩子的判断能力不强,但是联想能力很强,哪天他嘴馋了,真有可能把里面装的物体放进嘴巴当零食。
不要躺着给孩子喂奶
奶汁进入呼吸道的情况叫做“呛奶”,严重呛奶时,孩子只有4分钟时间解救。奶液进入了呼吸道中,要是不及时处理,孩子就会因为窒息而死亡。
躺着喂奶最容易使孩子发生呛奶,此外喂奶后马上让孩子躺下、不拍嗝、喂奶后经常摇晃宝宝,也会导致呛奶的发生。
不要嘴对嘴亲宝宝
由于小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能力很弱的,如果大人的身体本来就带着病菌,因为在大人是成年人免疫的能力强,对于大人来说是隐性的感染,不会造成发病的。
当孩子和大人亲嘴的时候会把病菌传染给孩子的,尤其是不要用嘴嚼碎食物给孩子。
不要随意摆放药品
目前很多药物是甜皮的,要是药物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孩子就极容易发生误食误吞。
常有媒体报道孩子把家里的药当糖果吞下,要送医抢救的新闻,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此外,千万不要为了让孩子顺利服药,就告诉他药是是糖果。
不要擅自给孩子服药
目前市面上的非处方药我们很容易就能买到,但并不意味孩子生病时,我们就可以擅自给孩子服药。
婴幼儿的身体各系统功能还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心、脑、肝、肾的功能未发育成熟,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低下,易导致中毒反应。婴幼儿一旦对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往往要比其他人严重很多!
儿童用药并不是成人用药的简单减量那么简单,必须服用专门针对儿童开发的药物,家长一定要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不要过度焦虑,多学习相关知识
很多家长由于自身储备的育儿知识不多,一旦孩子出现某些“异常症状”,就会变得很焦虑很紧张。
比如,孩子多汗、枕秃、容易夜醒等,常常被家长误以为是“疑难杂症”。
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多汗只是因为穿多了;枕秃也是因为头部汗多、头痒摩擦而形成的。
如果我们多了解、多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多一些自信,少一些无谓的担忧。
更多健康育儿心得
你还可以通过四川名医
“四小儿圈”线上平台
发帖和其他宝爸宝妈互动
交流健康养娃经验
点此进入“四小儿”育儿圈
本文综合自:杏香园、信息日报健康说编辑:王欢
图片来源:Pexels、Pixabay
脚上白癜风白癜风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