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变大,气候的转变让儿科门诊患者扎堆。昨天,记者从县妇保院了解到,医院儿科门急诊及住院小病号明显增多,儿科门急诊患者较平日增幅达30%,儿科住院部两个病区都爆满,小儿住院则需提前预约床位。
大部分儿童都是感冒发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这个天气不好带宝宝,白天太阳出来温度高,但是太阳一落山,就降温了,孩子适应不了,昨天晚上就开始发烧,折腾了一夜。”市民王女士带着2岁的孩子在县妇保院就诊,孩子头上贴着退热贴,小脸红红的,无精打采地趴在妈妈的怀里。
“由于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容易造成身体一冷一热,许多体质弱的小儿不适应,病毒乘虚而入,导致感冒、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呼吸道疾病占就诊患儿的70%-80%,其中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等过敏性疾病增幅明显。”县妇保院儿科主任医师王耀东介绍。
县妇保院儿科主任医师王耀东提醒广大家长,近期气温变化大,家长要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目前薄款中袖加薄外套为宜,方便脱换。当孩子玩得满身大汗时,一定要及时擦干汗液,并在避风处换上备用的干燥贴身衣物。小孩抵抗力差,家中如有感冒病人,要注意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温湿度。少去人多拥挤不通风的公共场所,适当户外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小儿耐寒抗寒的能力。
饮食上应注意多吃滋阴养肺润燥的食物,如芝麻、雪梨、蜂蜜、银耳、苹果、香蕉、萝卜、藕、豆制品等,少吃辛辣食物,保证饮食安全清洁卫生,不吃生冷、隔夜食物。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以免染上胃肠道疾病。当孩子发生感冒时,既不必过于惊慌,也不可怠慢,注意日常防护,多休息、多饮温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密切观察。如果孩子感冒持续三天无好转或出现高烧不退、精神萎靡,家长不可盲目用药,应及时求助于专业、正规的医疗机构,以免延误治疗。同时建议家长尽量通过预约挂号等方式带孩子预约就诊,避免“扎堆”就医造成的院内交叉感染。
供稿:夏亚萍
监审:严银燕
编辑:尖端科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