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耳部疾病有急性中耳炎(AOM)和分泌性中耳炎(OME)。AOM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症状包括发热、疼痛及中耳(耳膜后)有炎症表现。
OME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黏液。
咽鼓管为连接鼓室和鼻咽的通道。咽鼓管肿胀或闭塞会引发上述症状。
致AOM或OME发病的风险因素包括烟雾暴露、过敏、呼吸道感染和仰卧位饮水。
规避这些风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AOM和OME。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预防常见耳部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诊断
在AOM或OME诊断时,卫生保健医师需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观察耳内液体或炎症情况)。诊断难度大,因为儿童耳道小,且有时会被异物阻塞。
治疗
疼痛
使用镇痛滴耳液或非处方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疼痛。
分泌性中耳炎
不建议将抗组胺药、解充血药和抗生素作为常规治疗药物。如果OME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或怀疑患儿存在听力、语言或学习问题,应对患儿进行听力测试。
急性中耳炎
对于不满6月龄儿童,因为其免疫系统不成熟,不能抗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6月龄至2岁儿童,根据年龄、确诊结果和感染严重性决定是否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非严重性AOM和未确诊儿童,需要进行48~72h的观察,观察期间不予抗生素治疗。大多数儿童在观察期间临床表现良好,若临床表现欠佳,观察结束后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鼓室置管术
当OME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AOM反复发作(如1年内发作4次),或听力损失明显时,应进行鼓室置管术。
在感染治愈后,中耳可能仍会出现液体。在无任何感染迹象情况下,中耳也可能会出现液体。在OME发作期间,儿童可能无相应症状出现,故多数可自愈。即使中耳持续出现液体数月,健康儿童也不会出现长期听力损伤和语言发育问题。对于有健康问题(如发育障碍、记忆或思维问题、言语或运动问题)的儿童,可能需要予以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