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学生不一定会报我们儿科,即使儿科专业毕业了,也不一定真正从事儿科。”
作者
丹萌
来源
“医学界”号
据《武汉发布》消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下称同济医学院)最快将于明年恢复儿科系本科招生!
消息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委罗小平,她同时是同医院儿科主任。文中写道:医院儿科患儿急诊比例很高,该院年急诊量约为50万人,其中30万是儿童患者,占60%。
与之相对的是儿科医生数量紧缺,该院今年计划招收十几名儿科医生,但最终只招到8名,“招不到人”。罗小平这样感慨道。
在医院急诊,一名儿科医生通宵要看-名患儿。
从撤销到复招
从年开始,教育部就对儿科专业进行了调整,包括原同济医科大学(现同济医学院)在内的国内院校,都陆续撤销了儿科学本科专业。
在往后的15年里,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人。
目前,我国儿科医生严重匮乏,平均千名儿童仅拥有0.5名儿科医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随着二胎全面放开,这一现状更加捉襟见肘。
根据湖北当地媒体的报道,早在年,湖北地区的儿科医生缺口就已超过2万。为了应对儿科医生日益短缺的现状,他们曾经想过很多办法,医院近两年花了大力气,招收数百名儿科医生,并根据季节实行弹性排版;成立儿科医疗联盟,带动周边地区儿科学发展,将大量患儿医院。
种种举措在一定程度医院的门诊压力,但即使这样,“儿科医生还是缺。”医院院长邵剑波说。
从去年开始,教育部、国家卫计委支持了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恢复本科儿科学专业。今年,首都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20所学校也都新增了儿科学本科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也积极申请,在省内获得通过,罗小双主任透露,他们最快将于明年开始重新招收儿科学本科学生。
首届重开的儿科班,27人仅5人继续攻读儿科
重开儿科学本科专业,能有效缓解“儿科医生荒”吗?
首届儿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流向或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下称交大医学院)是在年选择重开儿科学本科专业的,他们也是全国最早重开儿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
年,交大医学院第一届儿科班毕业,《医学界》在今年6月特地过这批儿科学本科毕业生的流向,结果并不尽如人意——27人的班级,仅有5人选择继续从事儿科!
论及原因,医院儿童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陈嫕表示,她参与过重新开设这一专业的讨论会,当时大家就预料到了这个过程“困难重重”:一方面,比起撤销儿科专业前,如今的“儿科专业”专业课数量有所下降,师资也受到影响。
陈嫕是曾经的儿科学毕业生,而如今重开的儿科专业,全名为“临床医学五年制(儿科学方向)”,据该毕业班学生说,他们学习的课程“和临床(医学)五年制其实区别很小。”实习时,老师的带教内容也几乎没有差别。
这也是为什么,毕业时,他们感受不到留在儿科的优势,想去成人科室亦不受阻。
另一方面,陈嫕坦言:“真正好的学生不一定会报我们儿科,即使儿科专业毕业了,也不一定真正从事儿科。”
增加儿科人才,只靠重开本科专业还不够!
《医学界》曾经对上千名儿科医生做过职场调查,结果显示,收入低、强度大、医患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压倒儿科医生的“三座大山”。
这“三座大山”不缓解,结果就会如陈嫕所述,这些学生“即使儿科专业毕业了,也不一定真正从事儿科。”
比如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处处长夏海晖最近就公开表示,为保障儿科专业学生的利益,鼓励更多优秀的学生就读儿科专业,在儿科学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国家每人每年补助3万元,省里每人每年支助1.5万元,广州市市级医疗机构每人每年补助4.1万元。
同时,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还为这批儿科医学生制订了三年规培计划。凡是进入广州市妇儿中心规培系统的医生,本科学历第一年最少收获10万元年薪,研究生第一年最少收获12万元年薪。而三年规培的薪酬,几乎以每年2万元递增。
今年3月,交大医学院也正式启动了儿科学院的筹建工作,整合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院3医院医院儿科专业的资源,从组织架构、管理上加强对儿科专业的建设和投入。
医院院长孙锟告诉《医学界》:“儿科学院的成立,对医学院系统内儿科医生的职称晋升也将是重大利好消息。”医院的医生职称晋升都有固定名额和比例,儿科医生不得不和成人科竞争,建立儿科学院后,可以独立协调、统筹、管理儿科医生的晋升事宜,在规划晋升名额、制定相关政策时,向儿科医生倾斜。
相关推荐
27人仅5人继续读儿科,首届儿科班毕业生去向揭秘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yxjtougao
.陕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