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的流感季简直把家长们坑惨了。医院儿科频频告急。挂号8小时才能看上病都算“小儿科”了,医院要等10-11小时,更医院干脆高挂免战牌:儿科医生长期高负荷超时运转,自己都不堪重负病倒啦!
医院儿科大夫一天工作18个小时,一周值5个夜班,连轴转都忙不过来,医生是人又不是神,病倒也很正常。更何况看个病要排8小时队,也实在是太夸张了。医院会不会好一点呢?医院其实大家也心知肚明是用金钱换取服务了,但家长们医院挂号费已经夸张到夜诊元挂个号,还不算医药了呢?普通工薪阶层可能想想还是宁愿去排队等8小时算了,8个小时劳动能换取元薪酬的毕竟还是凤毛麟角。
这貌似只有春运能勉强和儿科看病媲美
儿科资源那么紧张,孩子生病又轻忽不得,做家长的也确实够难的。特别是有的爸爸妈妈好不容易排了8小时队,恨不得拉着医生把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外加病情统统说一遍,却多半会遭到医生白眼。想想后面还这么多人排着队,如果每个病人都这样,那恐怕8小时都看不上病。
孩子感冒的看病流程最近这一波儿科就医紧张差不多80%的“功劳”要归于流感。流感也好普通感冒也罢,如果家长能冷静处理,儿科医生起码要轻松一大半。
首先家长要明白抗生素、吊盐水都不是感冒必须的。孩子出现发烧、流鼻涕、咳嗽、呕吐、腹泻这些感冒症状,先要区分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的。这一步没办法在家测试,可医院化验一个血常规。排除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只能用抗生素了)。
确定是病毒性(包括流感在内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性)则先在家观察护理。多喝水(发烧喝水效果好过吃药),用布洛芬及物理手段退烧,包括洗温水澡,温水擦拭额头、后脖子、四肢等。多休息,感冒休息不好是造成病灶转移的重要因素。
其次观察孩子有没有精神萎靡(能哭闹都不算萎靡,昏睡不醒那种算),呼吸困难(考虑肺炎),四肢发青,出现抽搐,腹泻不止(拉到要脱水)。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则要立刻带去就医。
挂号小窍门充分利用好网上预约。医院排队,网站预约,app预约要节约很多时间了。
对于哮喘、过敏、肠痉挛等一些慢性病,最好定期看专家门诊或者普通门诊,不要每次都要等发作再去挂急诊。急诊医生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来帮你详细诊断,相对于专门看这些病的医生也没那么多经验和知识储备。所以慢性病最好不看急诊,对自己对别人都好。
如果是疑似中耳炎,鼻炎之类的疾病,建议直接挂五官科,牙齿挂口腔科,骨折挂外科,别都傻傻地等在儿科大军里。
医院?80%的儿科超负荷运转都是因为感冒。感冒是自愈性疾病,除非是上述提到的需要就医的感冒症状,否则可以不用就医。
哪些疾病需要立刻就医呢?孩子撞到头部后发生昏睡,喷射性呕吐,身上某部位不明原因的疼痛(尤其是耳朵,要警惕中耳炎);身上出现斑点、皮疹(考虑手足口病);抽搐;呼吸困难等都必须立刻就诊。总之越是不像感冒的症状越是不能掉以轻心。
候诊注意事项现在乙流这么猖獗,去医院一等8小时,和各路病孩呆在一起真心称得上是大冒险!我朋友的女儿因幼儿急疹(后来才发的疹子)去医院排队就诊,医生让化验了鼻腔分泌物。验出来乙型流感弱阳性,诊断她是乙流。结果第二天出了疹子。这个弱阳性绝对是候诊室的空气呼吸到鼻腔里的。尤其是普通感冒患儿本身正在抵抗感冒病毒,遇上交叉感染,得不偿失。
医院就是一超大病菌培养皿,什么样的病毒细菌都应有尽有。医院候诊最好给宝宝戴个口罩,如果等待时间长还可以让孩子先出来。以免一病未平一病又起。
对于5岁以下发烧患儿,大冷天家长绝对会里三层外三层的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但是越小的孩子散热能力越差,全身裹严实了很容易引起高温惊阙。很多孩子在送诊过程中就会发生惊阙。建议先在家通过物理降温+布洛芬把温度降下来一点再送医,也不要裹得太紧,医院里有暖气,尽量帮孩子把厚外套脱掉。
输液室人满为患
见了医生如何又快又准确地描述病情?排了这么久的病,可千万别想着和医生唠唠嗑,描述个病情嗯嗯啊啊想半天,要知道你面前这位很可能既没吃饭,也没时间上厕所,后面还有几百号人在排队。
所以要么不开口,开口就要快狠准地把病情告诉医生,所以建议爸爸妈妈排队时候做个小抄,小抄包括:
病程,症状持续时间:例如:发烧三天
症状、频率、严重程度:例如:每天咳嗽10多次,晚上比白天严重。
呕吐物、痰、鼻涕、粪便、尿液的颜色、形状:例如咳黄痰(必要时可拍照,虽然恶心,医生不会嫌弃的)
已使用药物,服用时间,是否缓解症状:例如:服用过2天布洛芬,每天三次,每次ml,体温从39度降到37.5度。(最好把药带来,或拍照告诉医生)
慢性病史:例如:宝宝有哮喘史,多久了,目前服用什么药物控制。
过敏禁忌药:例如:对青霉素过敏。
儿科医生最大的问题是患者太小讲不清楚。那么父母的观察就至关重要了。思路一定要“拎得清”,如果能按我说的写下来,一定会受到医生好评,不对,是有助于医生了解孩子病情。
从出生到学前,资深宝妈告诉你这样做会让宝宝少生病(纯干货)
孩子老感冒吊水,揭秘医生不会说的关于抗生素、吊水、验血的坑
宝宝秋冬季节感冒咳嗽总不好原因详解,各种偏方不如妈妈精心护理
亦言亦语:
又到周末啦,祝大家周末愉快!希望你们全都健健康康的,本文可以收藏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