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夏之交,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均易多发。盐城晚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手足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等儿童易感染传染病均处于高发态势,全市各托幼机构和家长需提高警惕,引导孩子做好防护。
最近气温起伏,妇保院儿科专家门诊排起了长龙。
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未发现重症病例
“孩子烧了好几天了,手、脚、口、背、臀上的疱疹似乎越来越多,而且口腔内的疱疹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进食,怎么办?”昨天上午,朱女士焦心地带着2周岁的儿子悠悠来到市妇幼保健院专家门诊复诊。医院儿科门诊了解到,在宝宝易患传染病中,手足口病占到了第一位。
“我市的手足口发病率呈平稳状态,不过前段时间出现了明显上升的趋势。”昨天,在儿科专家门诊坐诊的儿科副主任王成中说,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我市感染儿童的主要型别为CoxA16型和EV71型,通常来说EV71型引起重症及死亡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型别。幸运的是,这两年我市绝大多数手足口病小患者的症状都比较轻,重症病例较前几年大为减少,今年尚未出现危重病例。
随后,盐城晚报记者来到市妇幼保健院专门收治手足口病的病区,全市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都会被送到这里接受治疗。在年、年等手足口发病“大年”,这里曾经人满为患,不过今年这里收治的小患者数量一直不多,昨天仅有几位手足口病中、重度小患者在这里接受治疗。今年我市尚未出现手足口危重病例。
患儿康复后
医院复课证明方能上学
“每年的4月至9月左右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5至7月份是高峰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陈日金告诉盐城晚报记者,手足口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可伴有发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感染对象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3岁以下的孩子易出现重症病例。
陈日金分析说,手足口病发病率这两年出现下降态势、重症病例大大减少,这可能与该病毒在人群中的易感性下降息息相关。“不过,按照手足口病大小年交替的‘习惯’,目前对今年春夏高发期的防控、治疗依然不可轻视。”陈日金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就是家长和孩子都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学校特别是托幼机构都采取了晨午检、病例监测、生活娱乐用品清洁消毒、环境通风消毒等日常防控措施。疾控部门会定期到校园对消毒质量做抽样检查。”市疾控中心急传科副科长徐士林告诉盐城晚报记者,一旦出现手足口病例,学校、托幼机构等必须做好隔离措施。一般情况下,轻症病例患病一周之后即可痊愈,但痊愈后家长需要医院开复课证明,持有复课证明之后方能让孩子恢复上课。
还需防
水痘、流腮、病毒性脑膜炎
徐士林提醒说,这个时期,除了注意手足口病,还应预防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等传染病。
手足口病与水痘有相似之处,很多家长会将手足口病与水痘混淆,延误了诊治。水痘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丘疹、水疱,可伴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水痘疱疹是全身性的,最密集的部位则是前后胸、腹背部,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而手足口病的疹子主要分布在手、脚及口腔,躯干很少,个小且颜色更红,痒感不明显,同时还伴有低热、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伴有头痛、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并伴有疼痛。
“去年到今年,我市曾出现过病毒性脑膜炎严重病例,个别病例甚至不得不转诊到南京医治。我想提醒广大家长,当孩子出现发热、呕吐、头疼症状时,一医院就诊。”徐士林说,病毒性脑膜炎的早发现、早治疗对病情的控制非常重要。
警惕
摇摇车、游乐场成传染源
徐士林提醒说,全市各托幼机构应加强教室通风和常规消毒,家长们也要搞好家里的卫生,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且出门最好佩戴口罩等。各托幼机构若发现新发病例,要及时对患儿接触过的玩具和场所进行消毒。各位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或者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疱疹,要及时告诉老师,医院就诊。
“现在幼儿园都很重视手足口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但是街头的一些摇摇车、游乐场的卫生情况令人堪忧。”陈日金医生提醒说,很多小店、小超市门口都有摇摇车,但他观察发现,这些摇摇车平时没有专人管理,更很少见人对其进行擦洗、消毒。而一些小型游乐场,孩子们来来往往,也很少看到有人打扫。
“例如海洋球等游乐设施,很多孩子都会拿起来往嘴里丢,但是那些球却很难清洗到位。”陈日金说,他建议在传染病高发期,家长不要让孩子玩这些游乐设施,玩了之后也要让孩子赶紧洗手,切记不能一边玩一边让孩子吃东西。(来源:盐城晚报)
本期编辑:苏舒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