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龙川妇幼儿科常见疾病推拿疗法

时间:2017/11/21 10:14:49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小儿保健推拿

小儿保健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方法,起到健脾和胃,增进食欲,强身健体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保障小儿健康发育、成长的目的。

处方:补脾经~次、摩腹3~5分钟、揉脐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捏脊3~5遍。

一般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每天操作1次,7次为一疗程,一疗程后休息3天,可继续进行第2疗程;小儿在急性传染病期间可暂停,待病愈后再恢复施术。

头面部穴位:

1、天门:两眉间中点起,直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用两手拇指桡侧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

2、坎宫:自眉头沿眉弓上缘至眉梢成一直线。(先用两拇指掐按眉弓中点片刻,再用两拇指桡侧面,自两眉头稍向上、外分推至眉梢,称推坎宫。)

3、耳后高骨:耳后高骨微下凹陷中。(以中指按于穴位上揉运之,称运耳后高骨。)

躯干部穴位

1、腹:腹部。(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做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抚摸,称摩腹。)

2、脐:肚脐正中。(以掌心或中指端在脐中揉之,称揉脐,顺时针方向揉为泻,逆时针方向揉为补,顺逆揉之为平补平泻。)

3、七节骨:从尾骨端至第四腰椎成一直线。(用食、中指指腹,自尾骨端直上推至第四腰椎,称推上七节骨;用食、中指指腹,自第四腰椎直下推至尾骨端,称推下七节骨。)

4、龟尾:尾椎骨端。(用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之,称揉龟尾。)

5、脊:从大椎直下到尾骨端成一直线。(先在背部由上而下轻轻按摩至腰骶部

3遍,使肌肉放松,气血流畅。再用捏脊法自龟尾向上捏至大椎,称捏脊;用食、中指指腹从大椎向下直推至龟尾,称推脊。)

上肢部穴位

1、脾经:脾经亦称脾土。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微屈拇指,自指尖推向指根为补,称补脾经;拇指伸直,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称清脾经;拇指伸直,自指尖到指根来回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补脾经、清脾经与情补脾经统称推脾经。)

2、肺经:肺经亦称肺金。无名指末节罗纹面。(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至指尖为清,称清肺经;反之为补,称补肺经。清肺经与补肺经统称推肺经。)

3、肾经:肾经亦称肾水。小指末节罗纹面。(自掌根推至小指尖为补,称补肾经;反之为清,称清肾经。补肾经与清肾经统称推肾经。)

4、大肠:食指桡侧缘,由指尖向虎口成一直线。(用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指尖直推至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来回推为清补,称清补大肠。三者统称推大肠。)

5、小肠:在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自小指尖到指根直推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两者统称推小肠。)

6、八卦:又称内八卦。以手掌中心内劳宫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掌指关节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依次分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对小天心穴者为坎,对中指指根者为离,在拇指侧半圆中点为震,在小指侧半圆中点者为兑)(自乾向坎经震运至兑为一遍,称顺运八卦,但在运至离时要轻轻而过;自兑向坤经坎运至乾为一遍,称逆运八卦,在运至离时也要轻轻而过;每四卦一运,如自乾向坎经艮至震,或自巽向离经坤至兑等等分运,称分运八卦。)

7、板门:手掌大鱼际之平面。(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揉之,称运板门,或称揉板门。以拇指桡侧自拇指根向腕横纹推之,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为横纹推向板门。)

8、二扇门:手背中指本节两旁凹陷中。(用拇指或食指偏峰揉之,称揉二扇门;用拇指与食指指甲掐之,继而揉之,称掐二扇门。)

9、四横纹:手掌面,食、中、环、小四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以拇指指甲依次掐之并揉,称掐四横纹。以拇指侧自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称推四横纹。)

10、三关: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食、中二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或用拇指桡侧推之,称推三关,亦称推上三关。)

11、天河水: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称清天河水,亦称推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指腹,自内劳宫穴推至肘横纹,称大推天河水;以凉水滴于腕横纹处,用食、中二指指腹,慢慢推至肘横纹,再以四指拍之,并用口吹气于天河水穴透之,称引水上天河。)

12、六腑:前臂尺侧,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用食、中二指指腹,或用拇指罗纹面的桡侧,自肘横纹推至腕横纹,称退六腑,亦称退下六腑,或推六腑)

赞赏

长按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ysjk/172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