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月辉
自年9月以来,“医院日接诊量超过人次”、“医院儿科急诊单日接诊量破千”、“求助:医院人少?”等话题屡屡成为热议的焦点。“中招”支原体、流感、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的患者比比皆是,且呈低龄化特点。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何“来势汹汹”?即将到来的春节,我们又该如何做好防护?
年1月22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健康科普直播栏目《名医面对面》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杨薇分享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相关问题。
杨薇表示,就目前来说,乙流的感染率排在首位,之后依次是腺病毒、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而甲流是在乙流之前,也就是年11月至12月较为流行,感染过甲流的患者也有可能感染乙流。
呼吸道疾病来势汹汹是因为“免疫债”
杨薇表示,自年9月份以来,为何呼吸道疾病来势汹汹?用一个词解释,就是“免疫债”。
“免疫债”的说法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具体到国内的情况,由于过去三年疫情防控力度较大,大家日常接触到病原体的机会相对较少,尤其是儿童,他们去学校和同龄人一起玩耍接触的机会少。
另外,疫情防控期间,家长经常做一些酒精消杀,包含室内室外的消毒,这样做会灭活很多病原菌,间接导致人体的呼吸道免疫停滞,等到疫情过后,家长和儿童恢复正常工作和上学,正常的社交聚餐和外出游玩,就给病原体创造了更多机会,病原体通过人体的复制会越来越活跃,而正是这一原因,才造成了年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的激增。
如何区分各种病毒的症状?
感染不同病毒,症状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家长如何第一时间判断孩子可能感染了哪种病毒?杨薇指出了以下几种病毒的症状供大家参考:
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发热峰值高,超过38.5℃,在吃完退烧药后,退热相对较慢,药效持续时间较短。年长的儿童头痛、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明显,婴幼儿哭闹或嗜睡,进食减少更为明显,咳嗽早期不明显,感染3—5天后咳嗽加重。
合胞病毒:年龄越小的孩子症状越重,会伴有明显的喘息和呼吸困难,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症状相对较轻。
肺炎支原体:虽然名称为“肺炎支原体”,但患者不是都会得肺炎,其突出特点是发病时伴有比较明显的干咳、夜咳症状,发热程度不一。
鼻病毒:毒性较温和,典型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低烧和普通感冒症状相似。
感染以上病毒后多久能够检测出来?对此,杨薇表示,病原学检测有抗原、抗体、核酸等不同检测方法,阳性率与提示意义不同,感染后能够检测出来的时间也不同。
具体来说,抗原检测的鼻咽拭子操作简便、费用低、出结果快,但是需要病原复制载量高,可能感染1—3天后才能检测出。
抗体验血标本需要感染1—7日才能检测出,之后持续数月衰减至无,感染后期抗体检测意义不大。
核酸最为精准,费用高,需要检验科人员操作,所以出结果时间相对较晚。
适当接触病原,才能更好的预防
春节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也会更加频繁,家长如何预防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杨薇表示,可以从以下四点做起:
第一,建议家长尝试改善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适当接触病原,家里不要太干净,用清水擦桌子、擦地,不用消毒剂,外出不要频繁使用湿纸巾。
第二,给孩子按时接种一二类疫苗。
第三,避免营养单一,要食物多样化,家长可以在家多做饭,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
第四,合理安排作息,晚上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白天坚持让孩子能每天户外活动一小时,多晒太阳。
最后,杨薇提醒大家,预防很重要,但一旦感染上病毒也不要慌,如果孩子病情不严重,家长可以在家通过物理降温或者科学服用儿童退烧药的方式,减轻儿童发热症状,当儿童病情严重时,医院治疗。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