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新生宝宝都有“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有的宝宝安静,可以自得其乐;有的宝宝调皮,好动又容易分心;更有些宝宝脾气暴躁,让新手爸妈疲惫不堪。
早在半个世纪前,儿童心理学和婴儿气质研究的先驱者Thomas和Chess教授就提出了“儿童气质理论”,该理论认为婴儿气质决定心理活动和行为,同时也影响成年后性格,与一生的心身健康密切相关。
所谓气质是指情绪类型,即情绪反应和自我调节的倾向,简单地说就是儿童在遇到问题时是更倾向于积极主动应对,还是消极躲避。通常来说,心身健康的宝宝,身体、精神与气质都会不一样。
在近期举办的“母婴营养与心身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汪之顼教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兴会教授、医院儿科学教授毛萌等专家一致认为:母子双方的心身健康与气质状态密不可分,而科学的营养摄入及合理喂养是影响气质和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
宝宝气质从妈妈十月怀胎就开始形成
宝宝气质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遗传基因是影响气质的主因,所以妈妈的心身健康很重要。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5%-25%的孕产妇伴有围产期抑郁情绪,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高达13.1%-16.3%。产妇在孕期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和紧张情绪状态,会明显增加产后抑郁风险,同时也为腹中的婴儿不良生长发育、孤独症与自闭症埋下较高的风险。
刘兴会教授认为,医生和家人不只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