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安全儿童感冒用药要远离七大误区

时间:2017/10/17 10:07:59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很多公众对儿童感冒用药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总结起来有以下七点。

  一是过度治疗和不接受治疗

    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晔教授指出,由于缺乏基本医疗常识,并且出于对孩子的过分关爱,不少家长走向了用药的误区。某些家长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哪怕每天只要有一声咳嗽,医院就诊,一直服用止咳药以期咳嗽完全消失才能停药;有些家长只要孩子一发烧就要求必须输液治疗,反复就诊反而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以上这些都属于过度治疗。还有一些家长走向另外一个误区,认为“是药三分毒”,怕药物会伤害孩子,坚持不用药,造成疾病的延误。   二是滥用抗菌药或一味拒绝使用抗菌药   普通感冒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对病毒没有治疗作用。随着病程的进展,有少数患者可能会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抗菌药的使用应该是在明确有细菌感染时才用。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晁爽指出,小儿感冒因病原菌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时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病毒感染时则不应使用。   中医院儿科主任冀晓华也指出,我们提倡拒绝滥用抗菌药,并不是把它看成“洪水猛兽”,当血液等检查结果支持有细菌感染或支原体感染时,则有必要合理使用抗菌药,即要足剂量足疗程地规范使用抗菌药。   三是盲目退热    宝宝发烧,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吃药退烧,其实这是错误的。晁爽指出,发热是人体对病原菌的生理抵抗过程,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不应该一发热就盲目退热,应遵循合理的物理和药物降温原则。   冀晓华提醒,当儿童体温在38.5℃以下,精神状态良好,活动不受影响时,可以先物理降温,没有必要使用退烧药;当体温超过38.5℃时,还是要及时使用退烧药。当然,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在体温达到38℃时,就可以考虑服用退烧药降温。   四是一味止咳   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药师指出,咳嗽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通过咳嗽把呼吸道内的痰等分泌物排出体外,是一个有益的动作。幼儿咳嗽大多数时候是有痰咳嗽,如果强行服用止咳药,会导致痰液滞留体内,反倒容易引起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果宝宝感冒后的咳嗽不影响饮食、睡眠,以及其他日常活动,就没必要服用止咳药。如果咳嗽影响到了日常的活动,可以对症选用单一成分化痰的药;咳嗽厉害影响睡眠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治疗。   五是迷信输液   晁爽指出,不要迷信输液。输液不仅会增加患儿痛苦,而且还有发生过敏、输液反应风险。此外,输液室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冀连梅药师也强调,普通感冒发烧不应该滥用输液,输液并不能把普通感冒病毒从身体里清除出去。而抗菌药注射液和普通感冒治疗,也是风马牛不相及,对以输液的形式滥用抗菌药更要说“不”。   六是认为中药没有不良反应   冀晓华说,许多人认为中药没有不良反应,可以随便去服用,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任何一种药都有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应合理辨证用药,且用药时间也不宜过长。比如感冒表证没有了,就不要用解表的药如感冒颗粒之类的了;如果有内热可以接着用一些清热的药;如果咳嗽有痰则需使用清热化痰、清肺热的药物。服用中药时要适时调整方剂,不同时期用不同的药物。   七是无病时吃药预防   晁爽指出,预防感冒要在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不要乱吃药预防疾病,更不要迷信保健品。   冀连梅说,给身体健康的儿童应用任何诸如“丙种球蛋白”之类的免疫增强药物都会扰乱儿童正常的免疫功能,不但不能防病,反而会抑制儿童自身的免疫功能或者引发儿童出现新的免疫紊乱性疾病,因此不要轻易给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儿童服用免疫增强剂这类生物制品。

  冀晓华强调,只有在儿童有明确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包括一些药物或疾病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才可以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来预防感冒。一般身体健康的儿童不需要用药预防感冒,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三点可提高抗病能力:一是饮食全面,膳食均衡;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三是天气适宜的情况下多进行户外运动。

??????????????

  欢迎







































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苯酚的用途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ysjk/130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