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pf.39.net/bdfyy/
文
木玲珑
▲医院制剂中心马不停蹄生产治疗新冠肺炎制剂,一天下来制剂中心工作人员的衣服被药粉和汗水浸透,如雕塑一般年开年的这场大疫,来势之迅猛、波及范围之大、影响之深,举世震惊。然而,经历了百年黯淡和蛰伏的中医药,却挽狂澜于既倒,在大疫面前,横刀立马,冲锋在前,捷报频传,战功赫赫,可谓在全世界面前出尽了“风头”。
01
数千年的美丽绽放
中医药的第一春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开始,经历了漫长的绽放过程。
中医药发源于黄河流域。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在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诊病,应用草药、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和最早的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应县木塔内的辽代《神农采药图》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植物药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方剂理论,至今尚为临床应用。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以及针灸等诊疗原则,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养生思想,以及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运气学说等,涉及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等,是现存的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和养生宝典,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数千年间,中医在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期间,多次与瘟疫展开大决战。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最新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次大型瘟疫。《黄帝内经》中就有预防传染病的记载;从汉代起,医书里都把传染病作为重点项目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