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住院总满院奔波会诊,新生儿科是「常客」,现盘点一下新生儿科会诊常遇见的皮肤问题。1.新生儿的干燥剥落性皮肤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因子宫内堆积的角质层还没有脱落,皮肤出现干燥和裂纹(图1,图2),注意护理,予以保湿。图1.(A)手部皮肤干燥、脱屑、裂纹;(B)足背皮肤干燥、脱屑、裂纹2.皮脂腺增生好发于新生儿鼻区和面颊,表现为皮脂腺开口处的黄色小丘疹,针头大小,密集分布(图2A,图2B),4~6个月可消退。图2.鼻背部黄色小丘疹,针头大小,密集分布而不融合3.吸吮水疱新生儿前臂、腕部、手背(图3A)、手指、上唇(图3B),表现为无炎症的皮肤上单发的完整椭圆形水疱,也可破溃形成糜烂。图3.(A)手背张力性水疱,疱壁厚,基底未见炎性反应;(B)上唇水疱,疱壁完整,4.新生儿毒性红斑通常在出生后3日发病,病程7~10天,好发于面部、躯干、四肢近端,不累及掌跖。皮损形态多样,可见红斑;红斑中央黄色、白色丘疹风团或水疱、脓疱,皮损数量数个至数百个不等(图4A,图B)。具有自限性,不需特殊治疗。图4.(A)躯干红斑,中央黄色丘疹,绿豆大小;(B)下肢黄红色丘疹,质地坚实5.蒙古斑出生后即有,好发于腰骶部、臀部,偶可发生于肩背部、四肢,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灰色蓝、暗蓝、青褐色斑(图5A,图5B),可逐渐自行消退。图5.(A)臀部不规则形浅灰蓝色斑,表面光滑;(B)臀部椭圆形浅灰蓝色斑6.新生儿痤疮出生后至4周发病,男婴常见,好发于面部,可累及头皮、颈部、上胸部,典型表现为红色丘疹、丘脓疱疹,部分可见粉刺(图6A,图6B),具有自限性,严重者可外用抗生素制剂和角质剥脱剂。图6.面部可见红色丘疹、黄白色丘脓疱疹,米粒大小,质地坚实,密集分布而不融合,额部明显7.特应性皮炎(婴儿期)出生~2岁内发病,初发皮损为面部红斑,表面针尖大小丘疹、丘疱疹,密集分布,糜烂、破溃、渗出、结痂等,多形性(图7A,图7B),可迅速发展累及头皮、躯干、四肢。治疗方面,加强患教,注意皮肤护理,根据皮损选择不同剂型,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继发细菌、真菌感染时,合理选择相应外用药。图7.面部红斑、糜烂、渗出、痂壳8.脂溢性皮炎在出生后第1月发病,好发于头皮、眉区、鼻唇沟,油腻性黄色痂壳或鳞屑,具有自限性(图8A,图8B),少数可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治疗方面,可选择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复方制剂。图8.(A)头皮黄色痂壳;(B)眉部黄色痂壳、鳞屑9.间擦疹好发于皱褶部位,如颈部、腋下、脐周、腹股沟,皮损表现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红斑,境界清楚,逐渐加重,出现浸渍、糜烂、渗出(图9A,图9B)。注意保持皱褶部位皮肤清洁、干燥,红斑可予以粉剂,发生糜烂渗出可溶液冷敷、氧化锌糊剂等。图9.(A)颈部鲜红色斑,潮红、浸渍、糜烂、渗出;(B)颈部鲜红色斑,境界清楚10.尿布皮炎好发于3周~2岁婴幼儿,尿布区潮红、浸润,随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皮肤炎症反应逐渐加重,出现红斑、斑块、结节,严重时糜烂、溃疡(图10A、图10B)、继发感染。图10.(A)外阴、臀部、大腿内侧淡红色斑;(B)肛周糜烂、破溃11.粟丘疹约40%的新生儿有皮肤粟丘疹,好发于前额、面颊和鼻区,表现为白色丘疹,表面光滑(图11A,图11B),直径1~2mm。可自行破裂、剥落,无需特殊治疗。图11.(A)额部白色丘疹,表面光滑;(B)右侧面部近眼角处白色丘疹参考文献马琳,儿童皮肤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学军等,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编辑|费肥肥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邮箱「xiangfeiteng
dxy.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