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深夜儿科急诊
这是12月3日晚,医院医院儿科急诊室。
晚上6:30
今天原本不是儿科医生郁春的急诊班,他是来替同事代班的。
来不及多说话,郁春便开始了今晚的奋战。
急诊分诊台上的病历已经排成长长的一排。即使这样,还是不停地有病历一本一本地往下压。
东区急诊分诊台排满了病历
“今天相比前两天,患儿少了点。”分诊台护士姜薇说。
电脑上的叫号系统显示的数字是“46号”。从分诊台望去,等待区的座椅已经坐满了患儿和家长。
等待时间久了点,有些孩子显得不太耐烦,家长只好站起来四处晃晃。刚站起来,座位就被另外一个家长占了。往往这个时候,就会引起一些争执。
东西区急诊等候区坐满了等待就诊的患者晚上7:10
除了儿科急诊,今晚的外科急诊也非常繁忙。
朱飞医生从病房赶至急诊室为从兴化转来的患儿会诊
一起群殴事件,送来了6名伤者,全部需要缝合。此刻,医院又转来一名脑出血的患儿。外科急诊医生杨伟只好叫来外科病房里的朱飞医生来帮忙。所有的一切都在紧张的快节奏中进行着。
那个脑出血的患儿在医生的建议下,医院。医生的初衷是确保患儿的安全,不能延误患儿的病情。
晚上8:07
在郁春医生的诊室里,一位妈妈抱着一个男婴冲了进来,身后还跟随着一个稍大一点的女孩。两个孩子都不停地哭着。
“医生,我家孩子前天来看过了,但是这烧怎么还没退啊?”
面对这样的问题,郁春显得十分的冷静。
可能是太着急,孩子的妈妈忘了把之前看病的门诊病历本带来,这无形之中给郁春的诊断带来一些麻烦。因为不知道之前就诊的情况,郁春只好重新询问孩子的病情。
郁春在给患儿听诊
孩子初步诊断为扁桃体发炎。
“做一个血常规检查,等结果出来再决定是否需要挂水。”郁春对孩子的妈妈说。
可话还没交代完,郁春又被另外一个家长打断了……
诊室里不断地有人进进出出。从家长的角度,医生也能理解家长的心情。谁家的孩子不是宝?虽然有些相同的问题不停地被询问,但郁春也只好一一解答。
“医生,我家孩子今天已经吐了5次了。”
“这样吧,你跟分诊台的护士说一下,可以给你家孩子优先诊疗。”
在急诊,一般有四种患儿可以优先诊疗。一是新生儿,二是发烧体温达39℃以上的患儿,三是精神极度萎靡的患儿,四是多次腹泻、呕吐的患儿。
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有时候碰到这种情况,有些家长就不乐意了。凭什么让TA插进来先看?”郁春万般无奈地说。此时,更多的家长便把矛头指向了医生,有的甚至恶语相出。“尽管如此,医生还是保持应有的冷静,耐心地解释。”
晚上8:40
童童(化名)生病已经有5天了,陪她来看病的有爷爷、奶奶、外婆、爸爸、妈妈。小小的诊室里,挤满了她的家人。
“孩子已经39.1℃了,你们怎么还给她捂这么多衣服?快脱了!”
“我们怕孩子冷!”
听到这样的回答,郁春一脸哭笑不得。
另外一个儿科诊室里,医生也一直忙着
西区儿科急诊医生也在奋战
“医院看病,家长们存在很多的误区。其实来急诊就诊的孩子,很多并没有看急诊的需要。有个孩子脸上有湿疹,家长也带他来看急诊。这个其实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
而像童童这样的情况,家里也不需要这么多人一起来陪同。一方面家长本身会很累,医院的正常运行带来一些不便。
其实,面对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急剧,咳嗽、感冒、发烧、腹泻的患儿猛增。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就诊患者,医院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确保患者就诊秩序,尽量让患者缩短等待时间。
很多急诊医生和护士已经多日没有休息。白班、中班、夜班、帮班,所有能上的班都上了。非急危重症患儿从挂号到就诊需要排队3~4个小时,儿科急诊增派医生。除了夜班,每班都有3名医生看诊。即便如此,儿科急诊候诊人数依然很多。高峰时段,到凌晨三、四点钟才能把前一天的号看完。但看完了,也并不能休息,因为凌晨挂号的患儿还在排队。
晚上10:10
登记处的护士认真仔细地核对药品,不容有丝毫差错
在输液大厅里,孩子的哭叫声始终不歇。登记处的小药框已经堆积得很高,从前面看,早已看不到负责药品登记的护士。语音播报器里不停地提示着患者的名字。
成人输液并不困难,难的是给孩子扎针。给孩子扎针,不仅要有扎实的功底,还要有强大的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孩子的静脉很细,肉肉的小手(脚)上必须仔细耐心地寻找静脉。一旦找到,必须轻、快、准,一气呵成,最大限度减轻孩子的疼痛。
但有时候,护士也会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我们谁也不是故意给谁家的孩子扎不进针的。”输液室一名护士说。
轻、快、准是每个护士所具备的扎针技能
再次来到郁春的诊室,桌上水杯里的水,一口没喝,早已冰冷。
郁春显得稍微有些疲惫,但依然认真耐心地给每个孩子看诊。隔壁另外两个诊室里,医生也都在忙碌着。
在西区,儿科急诊依然还有58名患者等候就诊
晚上23:47
午夜,输液室里
急诊室里,依然人声鼎沸。
为了大家的健康,医生、护士、安保一直在坚守。这不仅仅在急诊,医院的每个角落。无论东区,还是西区。
从外面看进去,夜的黑已经越来越多地笼罩下来
他们的朋友圈:
请给他们多一点理解,
也为他们的付出点个赞!
因为那样,他们再多的付出都值得!
因为那样,这个冬天不会冷!
本文首发:医院
原标题:深度
这个初冬的儿科急诊,我们一起坚守。
本文图片:陈晶晶(急诊室)、金星(检验科)、宣传处
责任编辑:李小荣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