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实践看儿科学院如何将形成性评价融入在

时间:2020/11/11 20:23:17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pf.39.net/bdfyy/bdfzd/190915/7465523.html

自2月17日,学校全面开展在线教学以来,各学院充分发挥办学主体责任,积极应对在线教学带来的挑战,在确保在线教学顺利运行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形成了一系列最佳实践案例,有效提升了在线教学质量。

面对公共教学平台使用量巨大、服务器超负荷导致网络卡顿,师生无法进行现场教学互动、教师不能实时评估教学效果等问题,儿科学院副院长唐维兵教授带领团队,聚焦“如何有效开展在线教学互动”、“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检测教学效果”两个核心问题,用一周的时间攻克难题,在2月24日上线了“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平台”。

该平台采用消息队列、信息服务与流媒体的分布式混合云方式部署,在满足课程视频、课件等多媒体资料流畅观看的前提下,依然保障系统网页端、手机端应用的即时响应。终端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使用流畅,实现了师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无障碍实时交流。利用打卡签到、课堂测试、建立讨论区等技术手段解决了网络课堂出勤率低、机到人不到、学生注意力放松、交互锐减、缺乏班级情感共同体等问题。通过加强课前、课中、课后多时段的互动、评价、反馈和改进,确保形成性评价的有效进行,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款教学平台不仅可用于线上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同样能发挥课程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1

课前

上课前3天,教师推送学习目标和教学资料。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和需要老师重点讲解的内容等要求。教师收到反馈后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学生最需要的环节。通过这样的预习,多数学生已经熟悉近一半的学习内容,大大减轻了上课时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压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推送

教学资料上传

2

课中

上课时,通过教师发送签到码--学生扫码签到完成师生在线连接。在讲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回应学生提问、随时发布课堂测验、评价分析测验成绩、收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等,实时了解教学效果。

测验结果反馈

师生互动问答

3

课后

授课结束后,教师利用平台推送课后作业和需要拓展的学习内容,通过批改作业分析教学效果、反馈成绩帮助学生改进、在线答疑解决学生困惑,切实提升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效果。

师生线上互动

课后作业的批改和评价

在线分析成绩

4

课程持续改进

学生在课后一周内,通过平台对教师和课程进行评价。教师也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进一步的点评,并提出建议。真正实现了师生互相评价反馈、共同整改持续提高。

师生互评

学生好评不断

总结语

借助形成性评价的教学平台,儿科学院构建了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应答-改进机制、实现了PDCA闭环管理;有效解决了在线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确保了学生有问题能及时得到答复、老师可以快速掌握分析教学效果;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学习和评价”转变成为“学习和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jbyf/900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