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47166.html
中医中药的治疗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宝宝风寒感冒,鼻塞不通、无汗时,可用生姜2-3片、葱白3-4根,红糖少许,煎汤送服;孩子积食时,可来点山楂丸健食开胃;煲汤时,加点黄芪、茯苓,不仅可以让汤味鲜美而且有健脾益气作用……生活处处有中医。因此,只要在专业中医儿科医师的辨证论治指导下开方或指导用药,孩子肯接受,就可以服用中药。
那么带孩子看中医,家长需要了解和注意哪些事项,医院中医科王琼瑜主治医师为大家解答。
哪些儿科疾病中医治疗效果好?中医中药、中西医联合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但孩子什么时候可以选择看中医儿科呢?王医生回答道这是许多家长疑问的地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支气管炎、便秘、腹泻、遗尿、食欲不振、多汗、地图舌、失眠夜啼、性早熟等用中医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哮喘、肺炎、湿疹、过敏性鼻炎、矮小症等疾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较单用中药或西药效果好。
就诊前有哪些注意事项?就诊前避免服用一些容易染苔的食物或者药物,比如牛奶、豆浆、花生、核桃等食物可使舌苔变白腻;杨梅、橄榄、乌梅容易使舌苔变黑;吃橘子或黄色食物等容易使舌苔变黄。3岁以下小儿进行检查时,一般不切脉,而是看双手食指指纹颜色、色泽的变化,所以就诊前要把孩子的手洗干净,以便就诊时指纹容易看清楚。
小儿喂药难,有什么诀窍?1.中药通常味道酸苦,尤其儿童配合度低,所以可以适当加入冰糖、砂糖等调味;或者可以先喂几口,再喂少许甜食,然后再喝中药。儿童喂中药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切忌不可采用捏鼻子灌药,防止药液呛入气管。
2.儿童每次熬出药量约50-ml为宜,可3-4次分服完。饭后服用时不可食得过饱,以免哭闹或者喂服中药太苦导致呕吐。
3.儿童常用的中药剂型主要有汤剂、颗粒剂、成药(颗粒、口服液)等。根据患儿的病情以及服药的难易程度,医师和家长可以商量选择最适合患儿的剂型,以防难喂药,导致药材浪费、影响疗效,甚至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服用中药有哪些饮食禁忌?1.用西洋参、高丽参等补药时,一般不吃萝卜,因萝卜有理气、促消化的作用,可减少人参的药力。在服用补药时,宜在服药前后1小时内禁吃萝卜。
2.中药宜温服,通便药物空腹服用效果更佳,杀虫药可睡前服用。服用清热、性凉的解热中药如黄连、板蓝根、生地、玄参等,不宜使用葱、姜、蒜、辣椒、狗肉等热性食物,否则会降低药效。反之服用温热的中药时不宜进食生冷食物及冷饮。
3.宝宝感冒发汗中药婴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就会与药效相抵。
王琼瑜医生总结:中医忌口理论是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丰富起来的,对疾病的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忌口也不是绝对的,忌口还需根据每个儿童的病情、体质及所用药物综合考虑。小儿是一个生长发育的个体,需较多的营养补充,如忌食太多,不利于病后体力恢复。
此外,中医药治疗手段多样,包括内服、外治、食疗等,在遵循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处方加减灵活,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使各脏腑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据悉,为了更好的为患儿服务,医院中医科已开展中西医结合咳嗽、小儿体质调理、性早熟、生长发育、脾胃病等特色专科门诊;并引进服用更为方便的中药颗粒制剂,更好地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医院王琼瑜
编辑:黄敏江
审核:陈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