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儿科林鸣
主题:儿童性发育,性早熟
“林医生,我发现我们家孩子怎么这么早就开始发育了啊,急死我了!”一名家长刚踏进我的门诊就焦急的说道。
疫情刚刚平稳,我从5月初开始回归儿科工作,我的儿童内分泌专科门诊就异常忙碌,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文章开头这些早发育的孩子。
什么是性早熟呢?
性早熟有这么可怕吗?
什么原因引起的性早熟呢?
性早熟怎么检查治疗呢?
治疗性早熟会不会影响宝宝将来的生育功能呢?
这些问题都是我在门诊经常听到焦急的父母提出来的。
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的定义是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而第二性征就包括:
女孩:乳房增大(里面可以摸到硬核,伴/不伴按上去会有疼痛感)、长腋毛、阴毛、生殖器色素沉着、月经初潮;
男孩:睾丸增大、阴茎增粗增长、长腋毛、胡须、长喉结、声音变粗、遗精。
对于女生来说,只要家长稍微细心点,都可以发现早期胸部发育,但对于男生来说,早期睾丸增大家长很难辨别。这里就教大家一个更容易鉴别的方法:身高增长速度,一般4-10岁没发育的孩子每年身高的增长速度是5-6cm,如果半年时间发现身高突然就长了4-5cm,就要提高警惕是不是开始发育了。
性早熟有什么可怕的?
01
对身高的影响
很多家长有疑问,上面不是说性早熟的孩子会突然长得很快吗?为什么影响身高呢?性早熟对身高的影响就好比米赛跑,比如青春期大家都能冲刺米,正常的孩子在米的时候加速并跑到米终点,而性早熟的孩子在米的时候加速,这个时候确实比一般的孩子跑的快的多,但到米的时候就没力气了,无法到达米的终点。当然有的孩子可能因为遗传身高比较高,相当于从一开始就跑的比较快,在其他孩子跑到米的时候,他就遥遥领先到了米,这时候他再冲刺米也能到达米,对身高影响并不大。
02
对心理的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不再那么顺从家长老师的意愿(心理叛逆)、好奇心加重、开始变得敏感多疑、情绪易波动、易患焦虑症等等。
03
行为问题
青春期中出现的心理改变(如攻击性、性心理等)引发的行为改变,可能在性早熟的孩子身上提前发生。
什么原因引起的性早熟?
之前我的文章《哪些食物会引起早熟?》中详细介绍了肥胖,医源性(因为特殊疾病需要服用雄激素或者雌激素,或者误服避孕药),使用某些化妆品,遗传,甲状腺功能减退,脑部外伤,肿瘤性疾病(如脑部肿瘤,生殖系统肿瘤等)都有可能引起性早熟。
但临床上排除了病理性因素外,很多性早熟是无法用单独一个原因来解释的,所以我们也称作“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性早熟怎么检查治疗?
首先,怀疑性早熟的孩子,我们都会安排做性激素激发试验。点击《性早熟?性激素激发?还需要做试验吗?》查看了解。
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并排除了病理性因素后,需要明确一点就是并非所有性早熟患儿均需要治疗。
我们治疗的指征:
(1)快进展型:性早熟患儿骨骼成熟和第二性征发育加速显著;
(2)预测成人身高受损者;
(3)出现与性早熟直接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
如果符合治疗的指征,目前我们国内以3.75mg的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最为常用,每28天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一次。
停药时机:取决于治疗目的,以改善成年身高为目的者治疗一般宜持续2年以上;或者骨龄12~13岁(女孩12岁,男孩13岁)。
治疗性早熟会不会影响生育功能?
从目前几十年的文献报道来看,抑制性发育的药物治疗不会影响孩子的生殖功能。停药后性腺功能迅速恢复,促性腺激素以及雌激素水平升高,子宫、卵巢恢复发育。停药后2—61个月(平均12—16个月)可出现月经初潮,且60%~90%的患者出现规律的月经周期,与正常女孩无显著差异,未见有不育的报道。
治疗过程中偶尔出现皮疹、潮红、头痛,但通常短暂轻微,不影响治疗。10%~15%的患儿可出现局部反应,过敏反应非常罕见。部分女性患儿首次应用药物治疗3—7d后可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我们叫做这种药物的“点火效应”,后面就不会再出现。
但抑制性发育的药物将性激素抑制下来以后,可能会引起后面身高生长速度下降,如果身高长得不理想,可以考虑加用生长激素治疗改善最终身高。
所以对于各位爸爸妈妈来说,性早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小障碍,也不用对性早熟三个字谈虎色变。科学对待,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孩子还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CesarioSK,HughesLA.Precociouspubert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