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遇到发热的患儿,家长不明白小朋友身体出了什么状况,尤其是不清楚由什么引起发烧的时候真的是心急如焚啊!
对此,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副主任医师吴文先告诉我们,其实这是因为小朋友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善,容易受到外来细菌的感染。而发烧正是身体免疫机制起作用的一个表现,是与病原菌作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一、体温多少度才算是发烧呢?
小儿一天之内正常的体表体温在36~37度之间,假若孩子的平均体温达到或高于37.5℃时,就要考虑到宝宝是否发烧了。
低热:37.3-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二、对于小儿发烧存在的误区
许多家长对于小朋友发烧还存在着许多误区,有些误区甚至会导致孩子病情加重,一定要认识清楚了。
1、只要迅速退烧到正常体温就好了吗?
其实,退烧的目的并非是迅速降低体温以致康复,而是减轻不舒服的症状,让体温降到38度左右然后通过多喝水、多休息等慢慢恢复到正常。而盲目地吃退烧药或者打退烧针反而会掩盖了真正的病症,用药强硬压下病毒,却不料病毒跑到别的脑处引起脑膜炎,也是大家俗称的“烧坏脑”。
2、需要马上用冰枕、退热贴来降温吗?
冰枕、退热贴、温水浴等物理散热方式,目前已经不再推荐给孩子使用,原因在于上述措施可造成孩子颤抖或惊厥,颤抖让身体产热增加,反而让小朋友更加不舒服。
3、高烧反复不退,该怎么办?
发烧期间的体温会忽高忽低,乃是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提高的关系。当体内病症完全康复后,高烧自然就会退。一般来说,病毒感染约3~5天,通常48个小时左右体温会慢慢下降,但病程较长的也可能烧到2个星期,若是长期的高烧不退就应立即就医检查。
4、服用退烧药会对小儿产生副作用吗?
儿童常用的退烧药有美林(布洛芬)和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都比较安全,但退烧药一般是要在体温在38.5℃以上再服用,而且一定要谨遵医嘱,切忌服用过多,否则会增加儿童肾脏负担以及伤害。
5、小儿发烧可以用捂热的方法退烧吗?
在很多老人家的观念中,孩子发烧了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但是其实对于小朋友来讲,这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婴幼儿体温中枢神经未发育成熟,不会像成人一样捂汗就能降温。相反,越捂体温越高,在捂热较长时间后,患儿体温可上升到41℃-43℃,容易弄出“捂热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6、是不是体温越高,病情就越严重?
病情的轻重与体温的高低不成比例,所以并不能以体温的高低衡量病情是否严重。但若是小朋友有发烧时同时存在以下情况:神色呆滞、面色差、脾气焦躁、气喘、呕吐或腹泻等特殊症状,以及高烧至40℃以上,医院就医。
最后,吴文先副主任医师总结出八大原则应对小儿发烧:
不用急着就医,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尚佳。
不一定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因为其并不能退烧。
不要用捂汗的方式来退烧,而要注意通风换气。
不要以为退烧药一定能退烧,只要药力过后,高烧就会卷土重来。
不要以为高烧病重,低烧一定不严重,病情的轻重与温度的高低不成比例。
不要轻易用酒精擦身等物理降温措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医院,会造成交叉感染。
不要盲目相信乱用退烧针,其中往往加有激素,会降低孩子免疫功能,导致以后反复生病。
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用途,若有版权争议,请联系作者本人。
小儿科吴大夫
专业特长:
擅长治疗儿科疾病,如: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发热、慢性咳嗽、消化不良、厌食、小儿腹痛腹泻、尿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尤其是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及肾脏疾病,经验丰富。
个人简介:
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儿科专业。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4部,参与多项省、市科研课题。
社会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儿童专科分会委员
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