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惊厥
朋友的小儿子才两岁多,一发烧,到38.5℃就抽风,所以,孩子一发烧,全家人就特别紧张。
这一次,朋友的妻子下班回家,小孩正在楼下跟爷爷奶奶玩,见到妈妈,兴奋地蹦蹦跳跳投进妈妈的怀抱。妈妈一搂孩子,就觉得挺热,急忙回家测体温,一测,又38.5℃了,马上吃“布洛芬”,刚吃下去,孩子就抽风起来,慌慌张张打去医院。
去医院,给孩子输上液,用上抗惊厥的药,一会儿止住了抽风,输完液退了烧,就回家了。
第二天,高烧又反复,没有等到抽风,赶快又输上液。
第三天,高烧又反复,医院,换了一个医生,开了“羚羊角”,专门治高热惊风的。
第四天、第五天,道没有在再抽风,但是体温一直降不下来,最低37.5℃,一家人一筹莫展。
遇到了我,我先问,“天这么热,肯定是吹空调吹过了!”
朋友回答:“没有,空调定在28℃”。
我摇了摇头说:“室内外温度相差七八度,一进一出,就是受凉。”接着问:“孩子出汗吗?”
朋友回答:“一直不出汗!”
“精神状态怎么样?”
“可好了,也能吃、也能玩、就是发烧,说抽风就抽风,真急死了。”
“大便好吗?”
“也好,一天一次。”
“孩子的舌苔如何?”
我问到这里,朋友马上让妻子拍一张孩子的舌像照片发过来。舌色偏红,舌苔略白,稍微干,舌上红点多。
我看到这里,心里就有了“数”,这是《金匱要略》上的“太阳痉证”,且始终不出汗。当用“葛根汤”。但朋友并没有求医于我,我也不好疏方。
就说:“既然已经想了这么多办法,不如我给你一个办法试一试。用薄荷、苏叶熬开,给孩子泡泡脚,泡到出汗为止,多喝些热的白开水,令孩子浑身出出汗,每次微微出汗不低于一个小时。把空调关了。”
朋友如法而行,第二天早晨,我电话给朋友询问,孩子一夜没有断汗,当然,是微微潮润的汗,今天早晨36.7℃。很不错!我又说,你孩子一发烧就抽风,肯定有阴虚,平时多喝三豆汤,继续泡脚。
第三天,我再打电话,孩子已经36.5℃了。
二、热出疹
我的小外甥今年四岁。现在正是炎炎夏日。家长都疼爱孩子,所以,都让孩子呆在空调屋里。幼儿园教室的空调温度调的更低,总之是不让孩子出汗。于是,我的小外甥就感冒了。发烧,39℃多,只昏昏欲睡,妹妹给孩子吃了布洛芬,出了一点汗,烧退到38.5℃,就不在往下退。去医院,开了头孢之类的抗生素,还有牛磺酸、双黄连口服液之类等,孩子始终不退烧,一会儿出点汗,一会又不出,体温就在38.5℃上下。检查咽喉,有些疱疹,去医院说是疱疹性咽峡炎,需要输液。妹妹不想输液,因为都知道输液会降低抵抗力。又拿了一些抗病毒的药。孩子还是发烧。就给我打电话。这种情况在中医上就是“署风”了,应该用辛凉舒透的方法。但是孩子难吃中药。我就让妹妹去买“银翘解毒颗粒”喝“清开灵颗粒”,把两种药一样一包,热水冲开,趁热服下,小口慢饮,另外用薄荷、苏叶熬水泡脚,让孩子出出汗。把空调的温度调高,调到30℃。
伴随着出汗,孩子的精神好了些。第二天,体温降到了37.5℃,手上、脚上起了一些红点,妹妹怕是“手足口病”,医院,大夫说就是“手足口病”,得住院治疗。住院肯定还是会输液。妹妹又给我打电话。我问体温、精神如何。说都好转了,就是手脚上有些红疹,我问身上其他地方还有吗,一看,后背、胸腹上也有。这就是中医上说的热往外透发时,会有出疹的表现。我说,孩子马上就好了。继续迟银翘解毒颗粒、清开灵,继续苏叶、薄荷泡脚,多喝白开水,保持他微汗状态。又住了一天,体温完全正常,疹子也慢慢消退了。
三、小儿惊吓发热停食夜不安证
邻居的小女孩,不到两岁。一天跟奶奶在户外玩耍,突然从草丛里窜出一只小狗,吱呀一声,孩子哆哆嗦嗦地大哭。到了晚上,孩子就开始发烧,也不吃饭,睡觉也不安稳。奶奶说这是惊吓,就叫了叫,又吃了一点布洛芬。第二天还是发烧、不吃饭。去医院,说是感冒,嗓子有些发红,就给开了头孢、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吃了药之后,烧退了,还是精神不振,不吃饭,晚上睡觉不安稳,隔了一天,又发烧。又去一个非常出名的儿科门诊,灌肠、贴膏药、吃药,退烧了,又烧起来。就去找大神,烧纸上供好几天,孩子似乎好点了,没几天又发病,还是发烧、没精神、厌食、夜卧不安。医院,什么缺钙缺锌的,又弄会一些药。孩子还是时好时坏。
孩子的姥姥是我的老病号,这一天给我说起这事。我问:您这亲家信中医吗?信的话可以找我看看。你有法儿吗?她半信半疑。我说,信就来看看,不信就不来。
恐则气下,外邪乘虚而入,肝脾不升,则胆胃不降,所以,没有精神,发热,厌食。宜柴胡龙骨牡蛎汤。但是,小孩家长抵触中药,怕中药有毒,又怕吃不下,其实最终还是不相信中医大夫,实难用药。开了小柴胡颗粒、小儿七珍丹,配合苏叶、艾叶泡脚发汗,药后汗出,大便解了许多,遂开饭,精神、不再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