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医的复兴,家长们渐渐意识到抗生素的危害,慢慢靠近中医,甚至自学起了中医。
人怎么会生病,引起生病的又是什么?相信,这不止是那些研究人体生命的科学家想的,也是我们所在考虑的,家长们所在考虑的问题!
这就涉及到中医的病因。什么是“病因”呢?----引起人体生病的致病因素。如:西医的病毒、细菌等等。
中医认为,人生病,无非:
外感----外来邪气,侵袭人体,导致人体生病。
内伤----内在的因素,导致人体机能失调,包括:饮食、情志。
外感:中医的外感邪气,相对比较简单,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个致病因素。
了解过中医的都知道,风、寒、暑、湿、燥、火,还是六气呢,那怎么又成了六淫呢?
我简单来说下,就六气来说,他指代自然界正常的六个气候特点,那么天气总是变幻无常嘛,比如春天本该温暖,但是天气还是偏寒,冰雪不见消融,那么就是冬令寒气太过了,这时候就是寒气致病,寒气也就变成寒邪了。淫邪,淫邪,本就是不好的东西,所以这边清楚了吧。
指代自然界正常的气候特点,叫“六气”。
一旦,成了侵犯人体的致病因素,不好的东西,淫邪,就叫“六淫”。
小孩体质薄弱,气血不够充盈,顺应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能力也不足,抵抗外邪的能力较差,所以,往往气候一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波小儿的外感疾病高发期,而且,往往带有同一地方的同一时候的气候变化特点。
那么内伤呢?所谓情志,就是中医里所指的六个情感:喜、怒、忧、思、悲、恐、惊。就小孩来说,这些情志因素,几乎较少,个别小孩有可能被吓到,而成惊恐证;但是很少说像大人,来自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情感的压力,而呈现忧愁、抑郁、有烦躁易怒的情形。这也是儿科较于成人的优势,干扰因素少,虽病情易变,但病因简单,辩证用药得当,病情即能很快减轻。
饮食是当今令很多儿科医生最为头痛的问题。随着,中医知识的普及,大家知道食凉饮冷会导致脾胃虚寒,小儿体质转为寒湿之体,所以渐渐的被重视了起来。
但是,积食仍然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比如:
医生老说小孩积食,那么为什么吃得很清淡了,吃得很少了,还是会有积食?
吃什么?
怎么吃?
吃多少?
能不能多吃什么帮助消化吸收,医生不是说消化吸收不好吗?那我吃些帮助消化吸收的好不好、行不行?
为什么有些人家的小朋友,不大怎么注意控制饮食,人家长得白白胖胖,而我们注意这个、注意那个,反倒瘦得不成样子?
…………
其实,小孩子的胃肠有强有弱的,所以,人家吃一碗半,还能吃各种东西,但是也不会积食,照样长个,长身体;你们家的随便多吃一点东西,胃肠就堵住了,随之而来的是积热、痰湿。
还有一些是本身吃得比较少了,但是也定点定量,也是容易积食,根本的原因是,虽然家长觉得少了,清淡了,但还是超过小孩本身脾胃的运化能力,所以积食了。
除了正餐吃的东西,那现在的小朋友还有各种奶粉、酸奶、蛋糕、零食、水果呢?你说,让他们怎么招架得住。
积食以后,胃口也随着缩减了。你告诫家长说要少吃,吃清淡点,家长就开始蹦起来了,已经吃那么少了,再不吃,怎么长身体。
他们就是没有意识到,当下小孩子的胃肠,已经负担太重了,只有先减少,清淡,胃肠慢慢减轻负担,等运化功能恢复了,慢慢再加量,身体也就能长得好,而且抵抗力肯定也会增强。
为什么有些小孩,反复的生病,大部分都存在积食、痰湿的情况,不注意饮食,损伤脾胃,而脾胃又是营卫产生的地方,营卫就不足了。营卫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人体皮表防护病邪的。是不是,那么防护病邪的能力减弱了,是不是吹个风,着个凉,或者小朋友对你们家的小孩咳嗽几下,就生病了。
同时,脾胃又不正常运化,产生不该产生的东西,在人体里头,停留肺部、胃肠,是不是就是一个痰湿的情况,是不是有很多小朋友经常的喉部多痰的情况,咳嗽好得差不多了,总是喉部的痰老是难化掉,这时候再想说吃些酸奶,帮助胃肠消化,是不是粘稠的东西进去了,痰湿更重了呢?
而且,痰湿往皮表走,是不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湿疹的问题。反复的湿疹,一直坚持治疗,看一下好一阵子,天气一变化,饮食一不注意,马上又犯了。湿疹还仅仅是皮肤的关系吗?
通过上面的文字,我们知道了,小孩生病的病因,一个外来的六淫外感邪气,一个内在的饮食(积食)的因素—伴随着痰湿的产生。
这是我看病过程当中所发现的,拿出来跟大家探讨下,希望大家给予指正,更希望看到的家长,能够引起重视,注意小孩的饮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