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最近,这份儿科用药宝典在朋友圈刷屏:
手写字体很工整,还贴心写出了药物的味道,非常有爱。但内容却是满满的槽点...
这份“宝典”哪里不对劲,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发热低于38.5摄氏度,物理降温?
发热通常不需要物理降温,除非是体温超过41度的超高温,或者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中暑,冰敷、泡脚、热水澡都是没必要的
发烧高于38.5度,交替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这里的两种退烧药是对的,但什么时候用退烧药并不是完全看体温,而是更多要参看孩子的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精神反应状态好,没那么难受,39度也可以不用药;如果孩子难受、哭闹,38.5度也可以用药。另外,交替或者联合用药也是不建议的。
抗病毒中成药选一种自备?
事实上,这些药里第一个是来自德国的草药,其余的都是中成药。它们打着清热解毒的名义往抗病毒的功能上靠,但抗病毒效果都没有在人体上证实过。
而且对于感冒病毒,目前也没有任何有效的抗病毒药。
孩子咳嗽用这四种药?
这里4个“止咳药”除第3个外,另外3个都是中成药,再好吃也别吃。
第3个虽然是止咳药,但6岁以下儿童并不建议用,因为效果不确切还有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
头疼、流鼻涕、打喷嚏、流泪用小儿氨咖黄敏?
小儿氨咖黄敏是感冒药,6岁以下孩子不建议用,尤其是这种含有中西药的复方感冒药。
先发热后咳嗽没大事,先咳嗽后发热是肺炎?
事实上感冒通常是先发热,后咳嗽,大部分确实是没事的。但咳嗽总不好,还是要警惕肺炎等问题,而且肺炎也可以先发热后咳嗽。
先咳嗽后发热确实有可能是肺炎,但并不是先咳嗽后发热就是肺炎可能性大。是不是需要拍片也是要看孩子的精神反应、呼吸、肺部听诊等情况综合来判断。
发热满三天查血象?
是否需要查血象同样是需要综合孩子的一般状况,判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小再做决定。而且3个月以上孩子发烧,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查血常规的,因为血象对于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参考意义很有限。
发热+咳嗽满三天查血象+拍片子?
普通感冒的症状通常都要持续一周,而普通感冒通常的症状就包括发热、鼻塞、流鼻涕、咳嗽,发热+咳嗽持续超过一周太常见了。
如果这些孩子都去做血象+拍片,不知道要让多少孩子遭罪。医生有这样的认知,是医院里过度检查的一个根源。
确实不要擅自用抗生素!
抗生素家长确实不要自己给孩子用。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不是细菌感染的话,吃抗生素对病情没有任何作用,浪费钱不说,反而可能出现过敏、腹泻等问题,甚至
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导致如炎症性肠病、肥胖、湿疹和哮喘等风险增大。
但该用抗生素的时候要用,使用正确的话抗生素是利大于弊的。哪些情况要用要由医生来决定,不是靠家长凭直觉凭感情来决定。
孩子发热怎么给孩子穿衣服?
发热如果孩子寒战发抖,可以加衣服。但热了要及时减衣服,不要捂。
孩子觉得冷的时候就给他穿盖,直到他不觉得冷为止,这其实也是帮助孩子体温尽快达到体温中枢温度设定温度的过程。不给他穿盖,就要更多的寒战来产热,消耗他更多的体力。
当孩子觉得热的时候,说明体温中枢已经下调了设定温度,就应该减少衣被,增加散热,帮助他降温。不减少衣被,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难以正常。
来源
南方名医帮转自drpei
木棉雅韵
远离邪教,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