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维生素D补充原则我国2022版指南来

时间:2024/2/28 14:13:34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从婴儿期到青春期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营养与儿童健康关系密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曾经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是儿童的“四防”疾病之一。虽然维生素D仍然被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但维生素D的生物学作用已从骨健康拓展到全身各系统健康。

虽然机体能通过日光照射获得所需要的维生素D,但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使儿童户外活动受限,儿童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高危因素仍存在,预防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依然是儿童保健工作重点之一。

下面笔者将结合今年我国新发布的《中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相关临床问题实践指南》,来与大家探讨维生素D补充相关细则。

图1一起读指南

如何进行维生素D水平的评估?

指南推荐用血清25(OH)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

维生素D缺乏:25(OH)D<30nmol/L;

维生素D不足:25(OH)D30~50nmol/L;

维生素D充足:25(OH)D>50~nmol/L;

维生素D中毒:25(OH)D>nmol/L。

哪些人群需要补充?

指南指出血清25(OH)D水平以50~nmol/L为宜,故体内血清25(OH)D水平不能达到50nmol/L的人群建议补充维生素D。

新生儿:有关研究显示,大部分孕妇有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这导致不能提供适宜量的维生素D来满足其新生儿生后2周内的需要。因此多数国家建议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

母乳喂养和配方喂养儿:均需要补充维生素D。

婴儿期-青春期:从婴儿期到青春期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补充剂量为多少?

当血清25(OH)D水平<30nmol/L时,发生营养性佝偻病的风险增高;血清25(OH)D>nmol/L时,存在潜在危害(如尿钙排泄增加),血清25(OH)D水平并非越高越好。

指南推荐,血清25(OH)D水平最适宜量为50~nmol/L。

▌新生儿:

年Zittermann等对61项研究(n=)作系统评价,旨在分析婴儿补充维生素D对25(OH)D增量的影响,分析认为:

所有婴儿25(OH)D加权平均水平为49.4nmol/L(95%CI43.6~55.3nmol/L);

足月新生儿维生素D补充量U/d可维持血清25(OH)D≥50nmol/L,提示补充维生素DU/d可使血清25(OH)D达到预防营养性佝偻病的理想水平;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我国同样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为U/d。

图2

▌母乳喂养和配方喂养儿:

母乳喂养儿需要补充推荐摄入量的维生素D;

婴儿配方中维生素D强化量是U/L。若婴儿每日摄入ml配方,其摄入的维生素D量大约为U/d,不能达到婴儿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U/d,若没有额外的维生素D补充,配方喂养儿所摄入的维生素D量也是不足的;

所以配方喂养儿也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

图3

▌婴儿期-青春期: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新生儿出生数天内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当不能从阳光照射或强化食品中获取充足的维生素D时,学龄期继续补充维生素D直到青春期。

从婴儿期到青春期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至少U/d。

补充时需要进行检测吗?

每日补充~U的维生素D是安全的,无需进行血液监测。临床医生如怀疑代谢性骨病,可选择进行血液检查。

对无维生素D缺乏高危因素,同时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已经补充推荐量维生素D的儿童,不建议常规检测血25(OH)D水平(1D)。

对于维生素D缺乏、正在治疗的患儿,建议每隔3~4个月监测血清25(OH)D水平以评估治疗反应,直至达到适宜的25(OH)D水平,此后每6个月监测1次。血清25(OH)D达到目标治疗水平后,不必进行后续监测。

补充方式如何选择?

指南推荐每日维生素D使用口服补充的方法。当依从性差时,可采取间断大剂量维生素D口服方法;当胃肠道疾病时,因肠道吸收维生素D能力下降,可采取间断大剂量维生素D肌内注射方法。

其他注意事项

优先选用维生素D3制剂;

不建议使用活性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或营养性佝偻病;

建议补充维生素D同时保证膳食钙的摄入量;

建议补充维生素D时,根据所在地区及儿童营养状况补充维生素A。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相关临床问题实践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60(5):-.DOI:10./cma.j.cn--.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整理:垣衣

插图来源:太帅图库

责任编辑:向宇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jbyf/1436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