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又有儿科停了急诊儿科医生都去哪里了

时间:2021/8/21 12:55:42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医院儿科夜间急诊停诊了!

这一次是黄埔医院——医院东院区帮帮第医院的儿科主任求解停诊背后的原因心酸!医生上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医院东院儿科主任柯志勇表示,东院儿科急诊并没有关,只是取消下夜急诊接诊工作,夜间急诊的时间是23时到第二天早上8时。儿科急诊保留了“抢救”和“出车”功能,所以只是对普通病人就诊带来不方便,但不影响危重病人的抢救。万一遇到重病人怎么办?柯志勇说,若如此,病房的值班医生会进行问诊抢救,“医生值班就是随时待命的状态。”柯志勇还说,从过往经验判断,夜间急诊多数是感冒发烧等简单疾病,真正重症病人不多,“停止夜间接诊后,对重症病人影响应该较小,对普通病人的影响更大,但他们第二天再到门诊看病也是没问题的。”柯志勇坦言,停止夜班急诊主要还是因为缺人,医生排班排不过来,“我们东院医生在高峰期时,上班前去洗手间,下班后才能再去。”柯志勇告诉帮帮,原本东院有近20个儿科医生,全天大概个病人是可以满足排班的。但去年走了4个,现在还有2个在休产假,一下子少了6个医生,短期内难以补上。现在加上退休教授,全东院也只有14个儿科医生。

”停止夜间班后,我们打乱值班顺序,所有人都轮流负责门诊、急诊、普通儿科病房、新生儿病房,爱婴区查房。”他说。

柯志勇还对帮帮强调,“我们承诺,如果东院人力缓解,一定会恢复接诊工作。但是目前人才缺口问题比较严重,近期预计无法解决问题。”

探因:医院比差距医院这么多儿科医生都想要离职?柯志勇认为,除了工作压力大外,医院、社会办医疗机构不断兴起有关,“有两个医生去了社会办医疗机构,待遇更好。而且,我们还有3个医生想离职,被我们挽留住了。”柯志勇坦言,近两年来一直没有招到一个人,“我们要求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但因为待遇原因,没有人会愿意来。如今放开二孩,压力更大了,产科和新生儿科已经爆棚了。”如何留住儿科医生,柯志勇建议适当提高诊金,“如今东院门诊普通号4块钱,其中诊金3块。急诊号7块钱,其中诊金6块。医院的医生却有元,简直是倍的差距。”在他看来,诊金低会导致严重后果,“病人不重视问诊过程,因为医院或其他医生的号;医院爆棚,医院没人去,因为诊金一样;医生觉得没有体现价值,心理上就过不去。”柯志勇认为,医院50元诊金起步是较为合理的。

纵深:

医院儿科急诊频频停诊?

为何中山一院东院区儿科急诊下半夜暂停服务?其实,这项措施背后,医院长期存在的儿科医生紧缺与不断增长的患儿就医需求之间的矛盾。去年12月份,医院医院儿科就贴出通知——“年12月14日起我院急诊儿科暂停服务(危重症除外),儿科门诊照常……”今年年初,广州又医院接连挂出夜间儿科急诊停诊告示。其实,不仅仅是广州的儿科医生告急。放眼全国,今年起已经有上海、医院曾贴出限制儿科挂号数量、暂停儿科急诊甚至暂时关闭整个儿科的通知。儿科到底怎么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业内人士表示,儿科医生供需矛盾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一,儿科是“哑科”,问诊不易,急症量又大,家长情绪波动较大;其二,由于儿童一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常规检查,儿科医生的收入水平又明显低于其他科,加上压力大,不少医生选择了辞职。《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目前我国的儿科医师不到10万人,相对于0至14岁儿童的2.6亿人口,平均每两千名儿童只有一位儿科医生,缺口至少超20万。而且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广东作为人口流动大省,儿科医生的供求矛盾更为突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日均门诊量1.2万—1.3万人次,仅有多名儿科医生分班次予以消化,同时还有大量手术、住院儿童的治疗。因此,1个儿科医生干了3个成人医生的活,工作量处于超饱和状态,但他们拿的也就是1.1倍于成人医生的工资。工作忙压力大,许多医生的执业体验也不佳。广医三院儿科主任崔其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儿科一位同事发了一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jbyf/1173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