娌荤櫧鐧滈瑕佽姳澶氬皯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患者信息
患者男,53岁,年11月1日确诊直肠粘液腺癌,病理分期为IV期,已发生肝、肺转移。
临床描述
分子病理结果显示该患者为KRAS突变型。年2月,病理诊断免疫组化(IHC)结果显示:MLH1(+),MSH2(+),MSH6(+),PMS2(+),PD-L1(-);直肠癌,有癌性疼痛、胃溃疡出血史,行动不便,关节痛,肩周炎,肝转移。次月,取患者FFPE和外周血样本,于安诺优达进行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肿瘤基因检测,以寻求个性化治疗方案。
检测内容
本肿瘤个体化用药指导检测针对ALK、BRAF、EGFR、ERBB2、KRAS、NRAS、MET、KIT、PIK3CA等肿瘤诊疗个相关基因热点突变区域,共计32.8万个位点(碱基)。检测范围包括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位点变异(SNV)、小片段插入/缺失(INDEL)、融合基因(Fusion)、拷贝数变异(CNA)等突变类型。
检测结果及用药提示
FFPE样本(原发灶)检测结果
备注:本次检测发现KRAS、HRAS、APC、FBXW7、MET、TP53基因突变。年NCCN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中提示KRAS基因存在激活突变时,对EGFR-单抗不敏感。有研究表明HRAS基因存在激活突变时,对EGFR-单抗同样不敏感。APC基因失活突变与肿瘤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存在关联,相关通路靶向药物处于研究阶段。有研究表明FBXW7基因有害变异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存在关联,提示可能对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等敏感。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中提示携带MET基因14号外显子剪切位点突变的患者对克唑替尼治疗敏感(该样本发现其他MET基因14号外显子剪切位点突变,具体可见NGS检测结果)。有研究表明TP53有害突变可影响其蛋白结构功能,可能促进肿瘤发生,相关靶向药物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该样本为结直肠癌,存在较多突变,具体用药治疗请结合临床信息进行综合考虑。
ctDNA检测结果
备注:本次检测发现KRAS、EGFR、APC、TP53、FBXW7基因突变。年NCCN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中提示KRAS基因存在激活突变时,对EGFR-单抗不敏感。有研究表明EGFRp.GS可激活EGFR活性,促进肿瘤发展,同时可能对EGFR-单抗存在敏感性。APC基因失活突变与肿瘤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存在关联,相关通路靶向药物处于研究阶段。有研究表明FBXW7基因有害变异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存在关联,提示可能对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等)敏感。有研究表明TP53有害突变可影响其蛋白结构功能,可能促进肿瘤发生,相关靶向药物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该样本为结直肠癌肝肺转移,检出较多突变,具体用药治疗请结合临床信息进行综合考虑。
深层解读
先行检测FFPE样本,结果提示患者发生多通路变异。KRAS、HRAS基因参与调控RAS/RAF/MEK/ERK增殖相关通路及PI3K/AKT/mTOR生存相关通路(图.1,图.2,图.3),研究表明结直肠癌中KRAS/HRAS共突变频率约为0.8%,临床意义尚不明确。FBXW7可靶向结合mTOR,随后使mTOR发生泛素化并降解,同时FBXW7缺失与PTEN突变/删除具有相关性,PTEN又可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1]。样本携带多个METexon14剪切变异,MET蛋白通过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合,磷酸化激活下游RAS/RAF/MAPK,PI3K/AKT/mTOR,SRC/FAK及JUN等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分裂,迁移等过程。
APC基因属于Wnt信号通路(图.4)的拮抗调控分子,可以激活SPATA13和ARHGEF4的GEF活性,参与HGF诱导的细胞迁移等。主要起调控细胞迁移、黏附、转录活化以及凋亡作用。有研究表明端锚聚合酶抑制剂用于APC基因突变引起的结直肠癌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处于研发阶段。APC基因无义突变与绝大多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及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密切相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家族成员能够诱导核糖体读通无义变异,可依然产生全长且有功能的蛋白[2]。一项4期临床研究试图通过大环内酯抗生素-红霉素恢复已发生无义突变的APC基因的完整表达,进而实现对FAP患者的治疗,该试验预计于今年12月完成[3]。
ctDNA检测补充结果提示患者还携带EGFRp.GS激活变异。一项结直肠癌细胞学研究曾报道,于一例肠腺癌患者肿瘤样本中发现该变异。位于EGFR基因激酶区的p.GS可通过非对称二聚化激活EGFR信号通路,具有肿瘤转化潜能。后续药物实验表明,携带该突变的肿瘤生长可被EGFR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显著抑制,但对EGFR-TKIs敏感性较低[4]。
综合分析,样本可作用变异主要影响RAS/RAF/MAPK、PI3K/AKT/mTOR两条通路,可能有效的靶向药物提示指向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等)、多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等)等,但FDA批准适应症均非结直肠癌,应谨慎用药。同时患者可能携带多种高活性变异亚克隆(EGFRctDNA、MET原发灶),需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