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儿童在生理及心理上尚未成熟,在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途径及剂量、镇痛方法的选择上也与成人有所不同,术后儿童疼痛的程度因手术的部位、手术的大小而有所不同[1]。术后的疼痛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持续的伴有恶心、呕吐的钝痛,这种疼痛对阿片类药物敏感,但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堪忧;另一种是由于组织损伤、炎症反应以及运动功能障碍所致的锐痛,这种疼痛对阿片类药物不敏感而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敏感[2]。
目前,国内临床可供选择的儿童镇痛非甾体注射剂主要有: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注射用赖氨匹林、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等,可选择余地少且存在明确使用禁忌。同样在儿童退热用非甾体注射剂中,常用药物均存在相当的治疗风险和使用禁忌。
儿科退热、镇痛常用非甾体注射剂[3]
(点击查看大图)
年7月25日,芬立平?(布洛芬注射液)获批「用于6个月及以上儿科患者的解热和镇痛治疗」新适应症,有效地满足了国内6个月以上儿科患者退热、镇痛领域的安全用药需求。在国外,布洛芬注射液也是FDA目前唯一批准可用于6个月及以上儿童具有解热、镇痛双适应症的非甾体注射剂药物[4]。
芬立平?(布洛芬注射液)适应症获批时间线
年
7月31日
获批成人退热和镇痛双适应症,作为国内首家上市品种,纳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列为标准制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年
7月25日
适应症人群由「成人」扩展至「成人和6个月以上儿科患者的解热和镇痛治疗」
目前,国外已广泛地将布洛芬注射液用于儿科镇痛、解热治疗,多项临床研究证明:布洛芬注射液联合芬太尼可有效降低患儿术后芬太尼使用的剂量和次数,从而显著降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5],此外,在6个月至16岁住院儿童中的布洛芬注射液的退热效果也明显优于口服对乙酰氨基酚[6]。
因此,针对于儿科重症监护治疗、骨折或颅脑等脏器复合创伤急救以及常规儿科手术后需禁食的患儿,布洛芬注射液能有效满足手术或创伤后患儿中重度疼痛的多模式镇痛的临床需求。布洛芬注射液获批儿童适应症,还将会极大的提升临床对于6个月以上儿科患者安全、有效退热、镇痛的治疗水平。
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