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ctDNA检测对早期肺癌术后M

时间:2021/5/26 19:39:39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1月28日、1月2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主办,桐树基因协办的“桐聚匠心,Gene致解读”——MDD模式下的NGS报告解读困惑与思考系列线上讲座连续进行了两场肺癌领域的专家聚会。

京津专家、浙沪京专家分别从早中期肺癌基因检测的进展和自身的临床经验出发,进行了两场精彩的线上会议及讨论,两场会议共吸引了+人次的场外观看、互动和学习。

1月28日京津专家肺癌专场

1月29日浙沪京专家肺癌外科专场

大会精彩论点分享

液态活检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意义非凡

随着检测技术和临床观念的不断提升,以及多临床试验和指南、专家共识的推荐,肺癌外科手术患者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在预后判断、药物选择、复发风险提示等方面,越来越走向成熟的应用。

尤其是ctDNA技术检测早期肺癌患者术后监测MRD(MinimalResidualDisease,微小病灶残留)临床获益,是当今基因检测的的研究热点之一,参会讲者和讨论嘉宾形成共识,不仅有各项临床试验数据的推荐,在实际临床使用中也发挥着具体和明确的作用。

微小残留病灶实时追踪至关重要

目前,手术切除是早期NSCLC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大约80%的肺癌被诊断出时已处于疾病晚期(IIIB期或IV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只有约20%的患者可以根治性切除治疗。

基于严谨的Meta分析或RCT(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分析显示:尽管肺癌患者接受了完全性切除手术,但所有的术后患者都存在复发转移的危险。例如,Goldstraw等通过对来自19个国家46个研究中心的,余名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接受完全切除手术的肺癌患者,术后均存在复发转移的危险,患者的总生存率随着TNM临床分期增加而下降。

众多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的肺癌患者即使进行了根治性的手术治疗,还是会存在微小残留病灶的问题,术后复发成为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尽管影像学检查被认为是评价肺癌治疗效果的金标准,但是影像学对追踪微小残留病灶(MRD)不能准确及时反映,并且通过形态学改变评价疗效具有滞后的特点,不能在早期反应肿瘤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新一代液体活检作为非侵入监测治疗反应的有效工具,提供的信息更全面,具有经济、快捷、方便和微创的特点,可以实现对肿瘤进展的实时跟踪,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成为了目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jbyf/1074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