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luntan/reply_662.html
发热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病理状态。
小儿发热以体温增高为唯一诊断标准。也就是说,体温不高就不能诊断小儿发热。
我们将发热列入儿科急症!
为啥?
除了高热本身对孩子大脑、心肺等不良影响;现实生活中,哪怕家中小儿体温只是稍微高于正常,就令妈妈和全家人时刻揪心!统计表明,医院急症科患儿发热病例在1/3以上。其实,一般发热,甚至中等程度发热均不属于急诊范围。可是,病不急,妈妈急!
因此,尽快将高于正常的温度降下来,既是保护孩子之需,又能最大限度解开妈妈和病家心结。处理好发热,就成为小儿推拿重中之重,有助于提升医生和小儿推拿技师声誉,更好地让小儿推拿取信于民。
如何迅速降温,并治好发热?
一、发热的共性与规律
所有发热不离三条病机。
1.阳盛则热
(1)体温分阴阳
正常情况,小儿腋下温度每天波动在35.8℃~37.2℃之间。超过37.3℃为发热(排除因为运动、啼哭和激动等一过性增高)。低于35℃考虑小儿低温(温度不足)。
体温分阴阳。无论何种原因引起发热,只要体温高于37.3℃,就属于阳盛,绝不例外。体温低于35℃,就是阴盛,毫无疑问。
(2)中医寒热基本理论
中医寒热理论源于对水火和气温的认识。寒水相聚,热火同类。寒与热,水与火,互相对立,相互依存。火热属于阳。寒水属于阴。一旦发热,从阴阳角度看,必定阳热盛。
(3)中医典籍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内经》观点,是传统中医基本理论。实热,肯定阳盛。虚热呢?《内经》谓“阴虚生内热”。注意:阴虚了,阳是不是该盛!?阳虚和气虚不应该发热(阳虚和气虚病人发热另有其因。见“闭郁则热”病机),《内经》特别指出“阳虚生外寒”“气有余则为火,气不足则为寒”。
(3)治法反佐
发热是体内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火热需要寒水扑灭。“热者寒之”是传统中医正治法。治疗角度也提示发热是阳热太盛。
2.闭郁则热
(1)闭郁-密闭环境
“闭者,门之关也”。“郁(鬱)者,积也。枝叶茂盛堆积”。闭郁,指与外界隔绝,交流中断,形成密闭状态。
整体人生活在大自然。人与大自然相互交流,息息相关。人体局部的各个脏腑、组织和经络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交通。如果整体人与自然的联系中断,或者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和经络之间联系中断,就形成了整个人体与外界的隔绝与密闭,或某个脏腑、组织和某段经络在人体内形如孤岛般隔绝与密闭。
(2)活体人与活体脏腑经络的特征
无论整体人,还是人体某个局部,活着是生命。生命表现为血液流动、淋巴循环、呼吸吐纳、收缩舒张、运动屈伸、消化合成、内外分泌和糟粕形成与排泻等。一句话,活着的人和活体的局部一定有代谢,有能量,有发酵,有代谢产物。一旦人体或人体局部与世隔绝,因为能量、代谢产物和糟粕堆积、发酵与变质等,一定会以发热的形式暴发出来。
人以皮肤为界,皮肤内属于人类自己,皮肤外属于自然。自然界存在邪气。无论风寒,还是风热,还是燥邪,还是暑湿,还是瘟疫,它们首先是邪气。邪气从外侵入,人类本能地作出反应,以排斥、驱出它。表现为立即关闭毛孔,收缩腠理,筋脉挛急,经络不通,由此,人体与外界暂时阻隔,闭郁由此而生。无汗,为全身闭郁的特征。闭郁了,阳气逐渐积蓄,最终发热,并通过发热而宣散、汗出、驱邪。
人体为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导管,或网膜联系。当这种联系中断,那个脏腑或器官就闭郁了。这在消化、呼吸、泌尿和感观系统较为明显。局部闭郁以局部闷胀、疼痛和二便不通为特征。闭郁发生后,局部气血与代谢产物蓄积而不得宣散,也以发热形式暴发,以冲破而自解其闭郁。
“气虚发热”和“阳虚发热”其实是闭郁则热。气虚下陷,无力宣发和升提;阳虚,寒凉冰伏,脏器冻结,气血不流通。二者均满足局部闭郁条件,它们产生的发热,也是人体欲自解的本能反应。这时候运用升提和助阳治法才能解除这种闭郁。
(3)经典文献
《内经》有2条经典条文。其一“火郁发之”,其二“体若燔碳,汗出而散”。经文提出治疗发热的指导原则-发散,均支持“闭郁则热”的机理。
(4)“出汗热退”“便通热下”人之常识
大家都发过烧。退烧时,大多伴有汗出,这是常识。出汗时,能带走体内大量的热是不争的事实。发热时,大便如果不通,体温就难于下降。故发汗和通便是治疗发热的重要手段。发汗主要针对全身闭郁,通便主要针对局部闭郁。
(5)西医治法的启示
西药退烧,运用解热镇痛类药物。这类药其药理作用几乎都会引发出汗。也佐证闭郁则热。
3.无水则热
(1)水火对立
《内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完全对立,制约阳热只能是水。提出这一观点有利于提醒妈妈和医生在小孩发烧的时候补水。个人观点:灭火者,水也。推拿、针灸、放血、刮痧,消防员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水,消防员只有干瞪眼。
(2)西医补液的启示
问一问:如果我们针灸、推拿退不下来烧,医院怎么办?医院里如何预防高烧惊厥?回答都是补液。与其小儿推拿失败,送医院补液。不如早些补充液体。因为发热,损伤津液,又因为汗出才能退烧。所以,发热最缺乏水,最需补充水。
(3)经典条文
发热时,古人留下训诫“留得一份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壮水之主,以治阳光”。说明发烧时补充津液的重要性。津液不等于水,是富于营养的液体。大家认为什么好呢?
二、发热的治疗原则与小儿推拿方法
1.阳盛则热-宜清热泻火: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心肝同清、推天柱骨、推箕门、推桥弓、冰敷囟门、取痧法。
2.闭郁则热-发汗与通便。发汗:头面四大手法、拿风池、点风府、掐揉二扇门、推上三关、清补肺经、揉外劳、掐总筋、点按一窝风、拿肩井、捏脊、刺络放血、刮痧等。通便:退六脏、抱肚法(一定让孩子挣扎、面红、啼哭)、揉腹法、下推七节骨、叩击八髎等。
3.无水则热-宜滋阴补液:理论上可用二人上马、涌泉、水底捞月等。但不如西瓜汁液。
三、发热的规范操作
几十年纯粹运用小儿推拿防治病症的实践与探索,使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儿科急症--发热,处理流程如下:
1.补充水分与全营养素:所有发热患儿无一例外全部多饮水或吃常温西瓜(无西瓜季节以多种水果榨汁服用)。幼小婴儿可用西瓜汁与水一定比例配制服用。保水保营养,事关能否退烧成败。宁肯不吃中药,也要将天然白虎汤—西瓜灌下去。
2.判断有汗无汗:以手触摸所有发热患儿手心、背心和额头,从皮肤干湿判断有汗与无汗。无汗,重点发汗,想尽一切办法,如挣扎、哭闹、憋气等,让其出汗,同时配合清法。有汗,重点用清法,适当配合汗法。
3.介质:凉水与白酒1比1(刘开运方法)。
4.高热患儿处理:发热超过39℃,有抽搐或癫痫病史患儿超过38.5℃,处理如下:①冰敷(湿毛巾裹冰块)桥弓(《内经》方法)或囟门(杭州市妇幼保健院报导方法)。②冰块或酒精推箕门。③可配合退烧药。推荐“小儿退热栓”直肠肛门给药。并非没有信心,是为了保险和避免医疗纠纷与事故。
5.主要治疗与辅助治疗:除了超高热,小儿推拿都应该首选并作为主要治疗。一般发热,主要治疗3-5天;超高热1-2天,无效,应配合中西药物治疗,甚至输液;小儿推拿轮为辅助治疗。如果患儿并发症严重,如咳嗽、哮喘、腹泻、呕吐等;或精神状态不好,如嗜睡、反应迟钝、烦躁、抓狂等,小儿推拿也成为辅助治疗。
6.退烧标准:发热的特征是下午或夜晚加重。应加强监测。只有连续3个下午或晚上不再发热,才叫痊愈。
以上流程,对于小儿发热,疗效在70%以上。安全有效。失败病例大多为严重感染、严重并发症或其它难治病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